文章內容目錄
「四合院:中國傳統院落建築」
猶如漢字中的「田」字,四合院以四面屋舍將內院合圍,呈現方形格局。其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前漢族合院建築,明清時期發展成熟,形成今日所見之型態。


北京四合院分類繁多,依院落前後進深而區分:
-
三進四合院:最為典型,進入院落後,再進一門為後院,通常供女性眷屬居住。
-
四進院:在三進院基礎上,增設多個後院,供大家庭居住或作為私家園林。
-
兩進四合院:於前院與後院之間設「垂花門」,是宅院的第二進門。
四合院建築佈局講求中軸對稱,由南至北順序如下:
- 倒座房
- 第一進院
- 垂花門
- 第二進院
- 正房或過廳
- 第三進院
- 正房
- 第四進院
- 後罩房
傳統四合院圍牆及街屋皆不對外開窗,形成封閉式的家族聚居空間。
四進院:古都北京的傳統住宅
四進院是中國北方傳統民居的一種,在北京尤為常見,是古都北京建築文化遺產的代表之一。四進院即四合院,由四座房屋圍合一個中心庭院組成,展現了傳統中國建築的對稱性和軸線佈局。
四合院的歷史沿革
四合院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稱為「宅」,是一種以中心庭院為核心的建築形式。到了宋代,四合院逐漸演變為圍合式的住宅,並在元代以後形成定型。
四進院的建築特點
四進院的建築特點如下表所示:
特徵 | 特點 |
---|---|
院落 | 為中心對稱的方形或長方形,四面房屋圍合,形成私密的內部空間。 |
正房 | 位於院子的北側,為整座院落的中心,一般用於會客、居住等重要活動。 |
廂房 | 位於院子的東西兩側,通常用作卧室、書房或儲藏室。 |
垂花門 | 連接正房和廂房的過道,有遮陽避雨和裝飾的作用。 |
門樓 | 位於院子的入口處,通常為一座獨立的建築,具有警戒和裝飾的功能。 |
四進院的佈局和功能
四進院的佈局和功能依據家庭規模和社會地位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四進院有如下幾種佈局:
- 三間三廂式:這是最常見的佈局,由三間正房、兩廂廂房和垂花門組成。
- 五間三廂式:比三間三廂式規模更大,在正房前部增加兩間耳房。
- 帶跨院式:在 основной院子的旁邊再建一個小院落,用於安置僕人或儲物。
- 帶花園式:在主要庭院的後面設計一個花園,供休憩和賞景。
四進院的功能主要有居住、會客、學習、祭祀等。正房通常用於正式場合,廂房用於日常起居,垂花門用於過渡和隔離空間。
四進院在北京的現狀
如今,北京的四進院已經成為一種稀缺的建築遺產。由於城市化和開發,許多四進院被拆除或改建。然而,仍有一些四進院得到保護和修復,成為歷史文化遺址和旅遊景區。
- 故宮博物院
- 景山公園
- 南鑼鼓巷
- 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