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土星環的秘密:揭開土星神秘面紗
特徵 範例
行星型態 橢球體
質量 地球的 95 倍
半徑 地球的 9.4 倍
自轉週期 10 小時 32 分 35 秒
內部結構 分層,包含岩石核心、金屬氫層、流體氫層和氦層
大氣 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包含水蒸氣、甲烷和其他氣體
環形系統 由冰和岩石組成的環帶,分為卡西尼縫、恩克環縫等
衞星 146 顆已確認衞星,其中土衞六是太陽系第二大衞星
表面温度 -185 °C
風速 500 m/s
光環演變 可能是洛希極限的結果 или直接從原星雲形成
歷史 宇宙初即存在;自古即被觀察和神話化
現代研究 卡西尼號探測器揭示了詳細結構和動態
科學影響 揭示氣體行星的組成和演化;有助於理解恆星和行星系統的形成

土星:太陽系中令人著迷的環狀巨人

土星,太陽系中令人著迷的天體,以其壯觀的環系聞名。這顆氣體巨星距離太陽第六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行星,質量僅次於木星。

物理特徵

土星 Play

特徵 數值
質量 95 倍地球質量
體積 764 倍地球體積
半徑 58,232 公里
密度 0.687 克/公分³
引力 1.065 地球引力
自轉週期 10 小時 33 分鐘
公轉週期 29.4 年
平均温度 -178 度 C

環系

土星

土星引人注目的特徵之一就是其環系,由無數冰塊、岩石和塵埃組成。這些環系形成於40億到50億年前,是太陽系中最廣闊、最複雜的環系。主要環系包括:

  • A 環(外環):距離土星中心最遠,明亮而寬闊。
  • B 環(中環):寬闊但較 A 環暗淡。
  • C 環(內環):最靠近土星,暗淡且結構複雜。

衞星

土星擁有超過 80 顆衞星,其中最大的衞星是泰坦,比水星還大。其他主要的衞星包括:

  • 土衞六(泰坦):擁有厚實的大氣層和液態湖泊,是太陽系中唯一已知有液態表面特徵的衞星。
  • 土衞五(瑞亞):表面覆蓋有撞擊坑,並擁有薄弱稀薄的大氣層。
  • 土衞八(土衞二):由水冰組成,表面光滑明亮。

大氣層

土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和氦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氨和乙烷。大氣層中存在複雜的雲層系統,包括亮白的帶狀結構和漩渦狀的風暴,例如著名的「大白斑」。

探索

自 17 世紀以來,人類對土星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卡西尼-惠更斯號任務在 2004 年至 2017 年期間提供了大量有關土星及其衞星的科學數據,包括令人驚艷的環系圖像和泰坦表面的發現。目前,NASA 正在進行的卡西尼號任務和 ESA 的土星軌道器任務繼續探索這個迷人的氣體巨星及其周圍環境。

延伸閲讀…

土星_百度百科

土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