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此詩素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描繪出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畫卷。詩人信奉佛教,晚年隱居於終南山,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此詩的重點在於表述詩人內心的恬淡寧靜,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細緻觀察。
譯文1


中年以後喜歡的道教學説,晚年隱居南山腳下。
興致來臨之時常獨自出遊,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自己明瞭。
走到水流的盡頭,靜坐著欣賞雲朵的升起。
偶爾遇見林中的老人,談笑風生,不知時間流逝。
譯文2
中年時分,熱衷於道教的玄妙,晚年隱居在南山的邊陲。
興致所至,便獨自穿梭山林,欣賞著美景,自得其樂。
走到水流的盡頭,靜坐著觀賞雲朵的變化。
偶然巧遇山中的老者,談笑風生,忘記了歸家的時間。
譯文3
中年以後,篤信道教的學説,晚年歸隱在南山的山麓。
興之所至,常常獨自漫遊山林,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自己能體會。
走到水流的終點,靜靜地坐著,觀賞雲朵的飄動。
偶爾邂逅山中的老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中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以「坐看雲起時坐意思」探索生命哲理
前言
坐看雲起時坐一語出自唐代詩人皎然的《詩式》,意指淡然處世,不為外物所動。這句話藴含著豐富的生命哲理,指引我們在面對紛擾俗事時,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坐看雲起時坐」的涵義
時間 | 心境 | 行為 |
---|---|---|
起時 | 積極上進 | 把握時機,奮發向上 |
坐時 | 心如止水 | 淡然處世,不為外物所動 |
「起時」比喻時機成熟,應當把握機會,積極進取。而「坐時」則表示暫守現狀,不急於求成,靜待時機。坐看雲起時坐的真諦就在於,能根據時勢的變化而靈活應對,既不盲目進取,也不消極等待。
生命哲理的啟示
1. 順應時勢,把握機遇
當時機成熟時,猶如雲起之際,我們應當奮勇向前,抓住機遇,積極進取。這是一種主動的求索,能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可能。
2. 淡然處世,不爭不執
當時機不成熟,或者面對不可逆轉的困境時,我們應當坐看雲起時坐,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不爭不執,不為外物所累,才能從生活的瑣碎中抽離出來,領悟生命的真諦。
3. 把握當下,珍惜時光
無論是「起時」還是「坐時」,我們都應當珍惜當下的時光。積極進取時,全力以赴;淡然處世時,享受片刻的安寧。只有把握每一刻,才能領悟到生命的意義。
4. 靈活應變,順勢而為
生命是一場不斷變化的旅程,有時風光明媚,有時狂風暴雨。面對不同的境遇,我們需要靈活應變,順勢而為。既能把握機遇,積極進取,也能淡然處世,不執著於一時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