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墨蘭
[墨蘭(拉丁學名:Cymbidium sinense (Jackson ex Andr.) Willd.),別名為報歲蘭,蘭科蘭屬地生植物。[1]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較粗壯,長(40-)50-90釐米,一般略長於葉;總狀花序具10-20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於1釐米外,其餘的長4-8毫米;花梗和子房長2-2.5釐米;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唇瓣。產安徽南部、江西南部、海南、廣西、四川等。生於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廕庇處,海拔300-2000米。[2]]
總述
墨蘭,學名為Cymbidium sinense,又稱報歲蘭,為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其假鱗莖渾圓飽滿,被葉基包裹,葉片帶狀,質地介於薄革質與紙質之間,色澤深沉。花葶從假鱗莖基部長出,身形挺拔,通常超過葉片長度。花朵形態不一,色澤分佈廣泛,多為暗紫或紫褐色,唇瓣顏色較淺。花香濃鬱,沁人心脾。


分佈與生長環境
墨蘭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地區,包括安徽南部、江西南部、海南、廣西和四川等省份。它們生長於林間、灌叢或溪谷旁,喜好濕潤但排水良好的廕庇環境。適宜生長海拔範圍為300-2000米。
檢疫措施
為防止軟腐病從外地傳入,在調運蘭花繁殖材料或成品時,必須取得檢疫部門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書,並經過嚴格檢疫程序。
形態特徵
部位 | 特徵 |
---|---|
假鱗莖 | 卵球形,包藏於葉基內 |
葉片 | 帶狀,近薄革質,暗綠色 |
花葶 | 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粗壯 |
總狀花序 | 具10-20朵或更多花朵 |
花苞片 | 長度多為4-8毫米,僅最下面1枚較長 |
花梗和子房 | 長度2-2.5釐米 |
花朵色澤 | 暗紫色或紫褐色較常見,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 |
唇瓣 | 近卵狀長圓形,顏色較淺 |
蕊柱 | 略向內彎曲 |
墨蘭:蘭花中的君子之花
墨蘭,又稱「報歲蘭」、「墨客蘭」,因花色濃黑似墨而得名,素有「蘭花中的君子之花」的美譽。其花姿優雅,香氣幽遠,備受世人珍視。
形態特徵
- 花朵:花梗細長,花朵碩大,唇瓣黑褐色,花徑可達10釐米。
- 花色:花色為黑色,具光澤,偶有紅、綠、白等變種。
- 花期:開花時間在春末夏初,花期可長達一個月。
- 葉片:葉片細長,呈披針形,深綠色,葉脈明顯。
品種分類
墨蘭品種繁多,按花型可分為:
品種 | 特徵 |
---|---|
素心墨蘭 | 花瓣全黑,無任何雜色 |
灑金墨蘭 | 花瓣上點綴著金黃色斑點 |
藤井墨蘭 | 花瓣上呈現細密的網格狀花紋 |
鬼面墨蘭 | 花瓣捲曲畸形,酷似鬼臉 |
分區分佈
墨蘭原產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此外,在日本、韓國等國家也有栽培。
栽培環境
氣候:墨蘭喜温暖濕潤的氣候,最適生長温度為18-25℃。
土壤:要求疏鬆透氣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間。
光照:喜半陰環境,應避免陽光直射。
澆水:乾旱時可適當澆水,但不可過於潮濕。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將母株分切成數叢,每叢帶有至少2個帶芽的假鱗莖。
組織培養:利用墨蘭的花芽或莖尖進行組織培養,獲得無病毒的新植株。
文化意義
墨蘭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文人的推崇,被視為高潔、雅緻的象徵。其花色濃黑,恰好反映了文人墨客的氣質,故有「君子之花」之稱。
藥用價值
墨蘭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根莖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
延伸閲讀…
1979-墨蘭
墨蘭 – 抖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