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棺位物品處理】傳統「壓棺位」風水知識大解析!物品處理影響添丁發財運勢
項目 描述
意義 祭煞儀式,驅除煞氣
物品 水和零錢:錢水活絡;桶圈:家族團圓;碗筷、鐵釘:添丁;發粿:吉利發財;韭菜:長長久久;糖果:甜甜蜜蜜;米:後代子孫不愁吃;蠟燭:後代子孫興旺光彩;火爐:除穢、生生不息
安放時長 依傳統應放置三天
安放數量 依往生者兒子數量、孫子數量準備份數
注意事項 分家前統一準備一份
習俗 傳統「壓煞」儀式
寓意 將逝者遺物交給後代「起家」

祭棺位步驟

  1. 入殮前請僧道誦經作法。
  2. 空棺貼上符。
  3. 家屬拿紙錢和空棺燒掉。
  4. 準備小三牲(生食)祭煞。
  5. 將祭棺完成後,會在空棺貼一張符,家屬再拿紙錢與空棺去燒掉。

其他相關禮俗

  1. 辭生:入殮前舉行的祭典,讓死者與親人事物告別。
  2. 發引:出葬行列開始前進行,用布引柩車前進。
  3. 水牀:臨終前睡卧的牀鋪,用於淨身。
  4. 巡山:土葬後三到五日,家屬回墓地查看墳墓是否有異狀。
  5. 除靈:做過(滿七)後,子孫拜供品後即除孝。
  6. 撿骨:將屍骨撿存,以保護遺骸。
  7. 告靈:由孝子孝孫告靈位,請靈柩出中堂。
  8. 繞棺:子孫逆時鐘方向繞棺三次,表示不捨。
  9. 絞柩:用大麻繩將靈柩與槓桿綑綁。
  10. 寄飯:中止捧飯,由師父或道士向亡靈唱請其自炊。

壓棺位物品處理

前言

壓棺位物品處理 Play

「壓棺位物品」是指放置在死者棺木中的隨葬品或紀念品。這些物品可能具有文化、宗教或紀念意義,對死者或家屬而言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然而,當親人過世時,如何處理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壓棺位物品是一項重要的考量。以下將探討壓棺位物品處理的常見方式和相關注意事項。

處理方式

1. 保留保存

壓棺位物品處理

對家屬而言,壓棺位物品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情感價值。因此,保留保存這些物品是常見的處理方式。可以將物品放入防潮箱、紀念冊或收納盒中,妥善保管,以供後人傳承或紀念。

2. 隨葬安葬

與死者關係密切的物品,如逝者生前喜愛的珠寶、配飾或書籍,可以隨葬安葬。這象徵著這些物品將陪伴死者長眠,並帶給他們安慰。

3. 捐贈慈善機構

具有普世意義或非個人性質的壓棺位物品,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或博物館。例如,一幅繪畫、一塊古董或一本珍貴的書籍,可以讓這些物品繼續發揮其價值,造福他人。

4. 銷毀處理

某些壓棺位物品可能具有宗教或文化意義,不適合保留或轉贈。例如,某些法器或符咒,可以按照傳統的方式銷毀處理,以尊重其神聖性。

注意事項

1. 尊重死者意願

在處理壓棺位物品之前,應考量死者的意願。若死者生前有明確表示,應優先遵循其指示。

2. 遵守法規

某些壓棺位物品可能受法規限制,例如骨灰或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處理這些物品時,應諮詢相關單位或專家,以確保符合法規。

3. 進行儀式

對於具有宗教或文化意義的壓棺位物品,在處理之前可以進行適當的儀式或祈禱,以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祈福。

4. 考量環保

部分壓棺位物品可能為塑膠製品或難以分解的材料。在處理時,應考量環保因素,盡量選擇可回收或可自然分解的物品。

總結

延伸閲讀…

壓棺位是什麼?除了除穢氣也象徵吉祥 – YouTube

Q&A

壓棺位物品處理是一項需要考量死者意願、法規和文化傳統的課題。透過不同的處理方式,這些物品可以保存紀念、陪伴死者、造福他人或尊重逝者的信仰。在處理壓棺位物品時,應謹慎考量,並尊重死者及家屬的意願,讓這些物品繼續傳遞愛、記憶和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