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囊腫型暗瘡:成因、症狀與治療
囊腫型暗瘡是皮脂腺深處破裂發炎,而浮出的膿液和紅腫是其特徵。處置不當將會導致疤痕留存,對於嚴重受創肌膚而言,護理十分重要。
成因:
囊腫型暗瘡肇因不容小覷,荷爾蒙失衡、代謝異常、細菌入侵與皮脂腺過度活化緊緊相關。
症狀:
囊腫型暗瘡不顯膿頭,代之以紅腫隆起的凸塊呈現。嚴重情況下,細菌感染將蔓延周遭組織,導致發炎、紅腫、化膿。倘若抵抗力低下,恐誘發蜂窩性組織炎。

治療:
居家護理:
- 温和潔面:避免刺激性潔面乳,選擇無腐蝕性的水溶性產品。
- 角質代謝:以酸類成分(水楊酸、果酸)促進老廢角質代謝。
- 保濕:非濃稠質地的保濕品避免阻塞毛孔。
- 抗菌:使用含有過氧化苯甲醯的暗瘡藥膏。
醫美療程:
- 激光治療:低能量激光可消炎、抑制油脂分泌。
- 口服抗生素:外用藥物效果不彰時,可考慮口服抗生素治療。
- 痘痘針:直接注射局部類固醇,快速消炎。
- 真空磨皮:無痛去除表面死皮,促進代謝。
- 暗瘡分手療程:連根拔除問題肌底囊腫型暗瘡。
後遺症:
處理不當將會造成紅黑疤痕、血管擴張,並可能留下凹凸洞。
預防:
油性肌膚、不當生活習慣、過量雄性荷爾蒙均會導致囊腫型暗瘡。因此,適當控油、改善作息、正確清潔是預防關鍵。
注意事項:
自行刺破傷口或採用過激手法處理囊腫型暗瘡將適得其反,只會加劇感染,損及真皮層組織。
| 症狀 | 成因 | 治療 | 預防 | 後遺症 |
|---|---|---|---|---|
| 紅腫凸塊 | 皮脂腺破裂、代謝異常、細菌感染、過度油脂分泌 | 温和潔面、角質代謝、抗菌、抗炎、醫美療程 | 控油、改善作息、正確清潔 | 紅黑疤痕、凹凸洞 |
| 蜂窩性組織炎 | 免疫力低下、細菌感染 | 口服抗生素、治療發炎 | 加強免疫力、避免皮膚破損 | 疤痕、色素沉澱 |
| 血管擴張 | 過度發炎 | 激光治療、藥物 | 減少發炎刺激 | 紅血絲 |
| 凹凸洞 | 嚴重發炎 | 激光治療、果酸煥膚 | 控制發炎、避免感染 | 永久性凹陷 |
| 紅黑疤痕 | 發炎後血管過度擴張 | 藥物、激光治療 | 及早治療、防曬 | 色素沉澱、疤痕增生 |
大暗瘡的成因與治療
大暗瘡是一種惱人的皮膚狀況,會引起疼痛、發紅和腫脹。它通常是由荷爾蒙變化、細菌感染和皮脂過度分泌引起的。
成因
| 成因 | 説明 |
|---|---|
| 荷爾蒙變化 | 青春期、懷孕和更年期等時期的荷爾蒙變化會導致皮脂腺分泌過多,進而堵塞毛孔。 |
| 細菌感染 | 痤瘡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是一種存在於皮膚上的細菌,當它過度生長時會感染毛囊,導致暗瘡。 |
| 皮脂過度分泌 | 皮脂腺會分泌油脂,稱為皮脂。皮脂過度分泌會堵塞毛孔,造成大暗瘡。 |
症狀
大暗瘡的症狀包括:
- 紅色、腫脹、疼痛的凸起
- 有膿或液體的突起
- 結痂的突起
- 色素沉著(疤痕)
治療
治療大暗瘡的目標是減少炎症、殺死細菌並控制皮脂分泌。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治療方法 | 説明 |
|---|---|
| 局部用藥 | 外用藥膏或凝膠可殺死細菌和減少炎症。 |
| 口服藥物 | 抗生素或異維他命 A 可減少皮脂分泌和殺死細菌。 |
| 光療法 | 紫外線療法可殺死細菌和減少炎症。 |
| 生活習慣 | 避免擠壓暗瘡、保持皮膚清潔和少吃油炸或辛辣食物等習慣有助於控制大暗瘡。 |
預防
預防大暗瘡的發生,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定期清潔皮膚,去除多餘的油脂和污垢。
- 使用不含油的保養品,避免堵塞毛孔。
- 保持飲食均衡,少吃油炸、辛辣或甜的食物。
- 充足睡眠,避免壓力過大。
結論
大暗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狀況,會影響自信心和生活品質。瞭解大暗瘡的成因和治療方法至關重要,及時正確的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透過採取預防措施,可以降低大暗瘡的發生機率,保持肌膚健康。
延伸閲讀…
囊腫型暗瘡
石頭瘡的4大成因!教你5種急救方法+預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