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天界眾生的壽命與等級
天人,也稱天眾,是六道輪迴中的其中一道,源自印度神話的提婆。他們居住在天界,而天界則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層。
欲界天又分為地居天和空居天,其中地居天距離人間最近,如四大天王天,即位於須彌山的山腳。色界天則由低往高可分為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和五重天,共有十八天。無色界天則有四天: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處天。


天人的壽命因等級而異:
天界層級 | 天人壽命 | 等同人間年數 |
---|---|---|
四天王天 | 500歲 | 約900萬年 |
忉利天 | 1000歲 | 約3600萬年 |
兜率陀天 | 4000歲 | 約5.7億年 |
化樂天 | 8000歲 | 約23億年 |
他化自在天 | 16000歲 | 約92億年 |
初禪三天 | 半劫 | 約6萬億年 |
二禪三天 | 2劫 | 約21萬億年 |
三禪三天 | 8劫 | 約84萬億年 |
四禪四天 | 500劫 | 約165億萬年 |
五重天 | 1000劫 | 約330億萬年 |
無色界四天 | 2萬劫 | 約170億萬年 |
值得注意的是,天界也存在著痛苦,如天人衰亡時仍會有苦痛。此外,非想非非想處天雖然沒有痛苦,但仍未能脱離生死輪迴。因此,修持善業,避免惡業方能往生善道,享受快樂與長壽。
| 少光天 | 4280億 |
| 無量光天 | 16000億 |
| 光音天 | 32000億 |
| 無煩天 | 10700億 |
| 無熱天 | 21400億 |
| 善見天 | 42800億 |
| 善現天 | 85600億 |
| 色究竟天 | 160000億 |
| 空處天 | 428000億 |
| 識處天 | 856000億 |
| 無所有處天 | 1710000億 |
| 非想非非想處天 | 3420000億 |
天人壽命與佛教輪迴觀
佛教認為,眾生輪迴於六道之中,其中包括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不同道眾生的壽命長短各不相同,其中以天王、人王、轉輪聖王的天人壽命最為長久。
天人壽命分類
依照天界的不同階層,天人壽命可分為以下十類:
天界階層 | 壽命 |
---|---|
非想非非想天 | 84000大劫 |
無想有想天 | 64000大劫 |
無所有處天 | 56000大劫 |
色究竟天 | 48000大劫 |
無色究竟天 | 40000大劫 |
梵眾天 | 32000大劫 |
梵輔天 | 24000大劫 |
大梵天 | 16000大劫 |
夜摩天 | 4000年 |
忉利天 | 1000年 |
人王壽命
人王壽命相對於天人壽命較短,一般為100歲左右。然而,在過去的黃金時代,人王壽命可達千歲。
轉輪聖王壽命
轉輪聖王是世間最高統治者,壽命比人王更長。根據佛教經典,轉輪聖王的壽命為8萬4千歲。
天人壽命與輪迴
天人壽命雖長,但並非永恆。天王、人王、轉輪聖王在天界享福後,福報享盡仍會墮入輪迴。只有通過修行破除無明,證得阿羅漢果或佛果,才能脱離輪迴苦海。
結論
天人壽命雖長久,但終有盡時。佛教強調因果輪迴,鼓勵眾生修善積德,斷惡離苦,最終脱離輪迴,證得涅槃究竟解脱。迴的限制。通過累積功德和智慧,眾生可以從天道轉生到更高的境界,最終達到涅槃。
現代觀念:在現代社會,天人壽命的概念通常被解釋為象徵性的或哲學性的。它代表了對長生、超越和超越時間界限的渴望。
結論
天人壽命的傳奇與演變反映了不同文化對永生、神性和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信仰和探索。從古代神話到當代哲學,天人的概念持續激勵著人們對生命的意義和可能性進行思考和探尋。
延伸閲讀…
天人(佛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的宇宙觀第一篇三界二十八天 – 星雲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