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什麼是「天干」嗎?這個古老的概念其實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農曆、命理這些傳統文化都少不了它。天干總共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搭配十二地支就形成了我們常聽到的「干支紀年」。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天干背後的小知識,讓大家更了解這個有趣的系統。

說到天干的順序,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難記,其實有個小口訣可以幫助記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天干每兩個為一組,還對應著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比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這樣的對應關係在風水命理上特別重要。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天干與五行的對應關係,一看就明白:

天干 五行屬性 陰陽

在台灣,很多人會用天干地支來算自己的八字,看看流年運勢如何。比如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乙」就是天干,「巳」是地支,懂這個就能簡單看懂農民曆上的資訊了。天干不只用在年份上,月份、日期、時辰也都可以用干支來表示,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的人常說「生辰八字」很重要,因為這八個字就是由四組天干地支組成的。

有趣的是,天干還被用在古代的天文曆法上,用來記錄時間和季節變化。像是「甲子日」、「丙午時」這種說法,現在雖然比較少用,但在一些傳統節慶或祭祀活動中還是會看到。另外,中醫也會用到天干的概念,比如「甲乙屬木,對應肝膽」,這種天人相應的理論真的很神奇對吧?

天干

什麼是天干?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傳統曆法基礎,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天干是中國傳統曆法中的重要概念,跟地支搭配使用就形成了我們常聽到的「干支紀年」。在台灣,從農民曆到廟宇求籤,甚至算命看風水都會用到天干地支,所以了解這個真的超級實用啦!

天干總共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些字看起來有點難記,但其實它們是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的,而且每個天干都有自己代表的五行屬性和陰陽特性。比如說「甲」屬陽木,就像剛發芽的小樹一樣充滿生命力;「乙」屬陰木,就像柔軟的藤蔓植物。台灣老一輩的人常常會用這些來幫新生兒取名,或是看日子辦重要事情。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好十個天干的基本資訊,看完你就會發現原來這些字都很有意義:

天干 五行屬性 陰陽 代表意義
大樹、領導
花草、柔軟
太陽、熱情
燈火、細緻
山岳、穩重
田地、包容
刀劍、銳利
珠寶、精緻
江河、流動
雨露、滋潤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天干地支的組合超級重要。比如說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這個「乙」就是天干,「巳」是地支。老一輩的人會根據這個來判斷今年的運勢走向,像是農作物收成好不好啊,或是哪些行業比較旺。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在意這些,但其實很多傳統節日、婚喪喜慶的日期,還是會參考農民曆上的天干地支來挑選吉日喔!

天干不只是用在年份上,連每天的時間也可以對應。古時候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有對應的地支,但其實天干也會跟著循環。這個系統雖然複雜,但在中醫養生方面特別有用,像是什麼時辰該吃什麼、做什麼運動,都跟這個有關。台灣很多中醫師在看診時,還是會參考病人的生辰八字,這裡面的「八字」就是由天干地支組成的四組干支喔!

天干地支怎麼配?老祖宗的智慧超實用,這套流傳千年的系統不僅用來記年,還能推算時辰、看八字,根本是古人版的萬用行事曆!你知道嗎?現在2025年就是乙巳年,蛇年喔~天干有10個,地支有12個,兩兩搭配60年一循環,難怪叫「六十甲子」,下面直接整理超清楚對照表給你看:

天干
五行
地支
生肖

配對方式超簡單~天干從「甲」開始,地支從「子」開始,依序組合就對了!像2025年是第42個組合,天干輪到「乙」,地支到「巳」,所以是乙巳年。這套系統厲害在連時辰都能算,古人把一天切12時辰,子時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配上當天天干就變成「甲子時」「乙丑時」這樣,農民曆都這樣標的啦!

老一輩常說「看八字」,其實就是把你出生的年、月、日、時的天干地支共八個字排出來。像1990年出生就是庚午年,配上當月天干地支(假設是丙寅月)、當日干支(比如戊戌日)、時辰干支(比方說壬子時),這樣八個字就齊了,命理師就是拿這些來推算的喔!

天干

為什麼台灣農民曆還在用天干地支?原來這麼準!每次翻開阿嬤的農民曆,總能看到那些熟悉的「甲子」、「乙丑」等字眼,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懂,但這套流傳千年的系統其實超實用的啦!天干地支不只是老一輩的記憶,更是古人觀察自然規律的超強智慧結晶,就連現代氣象學都認證它的準確度呢!

你知道嗎?天干地支搭配二十四節氣,根本就是古人版的氣象預報APP!像是「立春」前後真的會開始變暖,「霜降」時節也總會突然轉涼。老農夫們靠這個種田超準時,什麼時候播種、收割,看農民曆就對了。而且不只農業,連中醫養生、搬家入厝、結婚擇日都參考它,難怪能流傳這麼久都不退流行~

天干地支組合 對應節氣 傳統農事活動
甲子 立春 準備育苗
丙午 夏至 收割早稻
庚戌 寒露 播種冬作

現在雖然有手機天氣APP,但老一輩還是習慣翻農民曆,因為裡面藏的知識真的太豐富了!從每天的宜忌事項到月亮盈虧,甚至連什麼時候剪頭髮比較好運都有寫。像今年(2025)七月中的「未月」正是暑氣最旺的時候,農民曆上就提醒要注意防曬補水,根本比氣象主播還貼心啊!

每次看到街角算命攤的阿伯在幫人看日子,或是菜市場阿婆討論「今年沖太歲要安太歲」,就覺得這種傳統智慧真的很有溫度。現代科技再進步,有些老祖宗的經驗法則還是很管用,難怪農民曆在台灣家家戶戶都還留著一本,甚至便利商店都買得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