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號(·)是一種標點符號,於某些人名內部或書目當中。
[1]間隔號音界號(叫分讀號)演變而來;原有音界號功用外,還加入了間隔書名篇章功用。
此外,某些作品名稱會字眼排列起來,例如説《流星‧蝴蝶‧劍》、電影《如果·愛》。
W3C《中文排版需求》草稿中,建議間隔號應使用.mw-parser-output .monospaced{font-family:monospace,monospace}U+00B7 ·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span{font-variant:normal;text-transform:none}MIDDLE DOT,港澳台無論直書橫書,佔全字,而中國大陸半字。
[4]
GB 2312標準,間隔號「·」位置 0xA1A4,應 Unicode U+00B7(MIDDLE DOT(英語:Middle dot),「中點」),一些台灣廠商字型支援這個符號,且會造成全形寬度。
Big5/CP950標準,間隔號(稱「音界號」)「‧」位置 0xA145,應 Unicode U+2027[3](HYPHENATION POINT,「連字點」,英語字典於分隔音節);另有一個類似形狀點0xA150,應 Unicode U+00B7,CNS 11643 標準稱「小音界號」[5],且大部份台灣字型廠商會造成全形寬度。
中文句點(於科技文章中替代句號,可用為全角英文句號(英語:Full stop))「.」是U+FF0E(FULLWIDTH FULL STOP,「句號」
),於台港澳標點統一置中,誤當作間隔號。
第三個方式,漢語姓名順序,翻譯英文名字,但是要姓後面加上逗號,或者姓寫後面加上逗號。
X11,(主要於Unix和Linux作業系統),間隔號keysymperiodcentered。
例①
中,“讓-雅克”雙名,雙名或者多名之間連接應用“-”,盧梭姓,名和姓之間“·”,所以“盧梭”與“讓-雅克”之間應用“· ”。
例②
中,“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中,“皮埃爾”名,“孟戴斯-弗朗斯”複姓,此人即Pierre Mendès-France,在外語比如英語和法語中,名和姓是空格分開,我們翻譯過來時“·
”分開。
例③
中,“盎格魯-撒克遜人”現在泛指英格蘭人,因為英國人來歐洲大陸日耳曼人,當年登陸不列顛島是盎格魯和撒克遜兩個日耳曼部落,因此英格蘭人稱“盎格魯-撒克遜人”,像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
請注意,這裏不是複姓,不是雙名。
例④
中,多德-弗蘭克法案,是兩位發起人聯合命名一個法案,人名來命名法案是美國過程中一種方式。
請注意,這裏不是複姓,不是雙名。
近日,筆者碰到了一位事人,他公證書中姓名譯法提出了異議,聲稱公證書中姓名譯法不符合國外慣例,要求更改。
和事人溝通後,我瞭解到他有三個修改方式。
第一個方式,將姓和名倒過來。
他説如果英文繼續使用漢語姓和名順序,外國人會誤以姓是名,而名是姓,造成誤解。
舉例:張為民,翻譯成Weimin Zhang,第二個方式,掉中文名字中名,事人外國名字,並加上中文名字姓,外國人記憶,他説這是外國人稱呼中國人方式。
舉例:張為民,事人外國名字Jack, 翻譯成Jack Zhang。
會後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有關單位進行了磋商。
舉例:張為民,翻譯成Zhang, Weimin或者ZHANG, Weimin。
以上三種方式只是事人於中國人姓名譯法誤區冰山一角,有其他事人各種想、天馬行空、很具創造力各種譯法,筆者這裏一一列舉了。
姓名翻譯問題看似,會出錯,但是常有事人提出各種異議,各種理由,所以我覺得十分有此談一談,介紹下姓名譯法有關信息,廣大公證同仁瞭解。
其實,中國人姓名譯法,沒有各種七八理論,直接漢語拼音,中文姓順序,分開拼寫下來。
舉例:張為民,翻譯成Zhang Weimin。
這是現在規範姓名譯法。
這種姓名譯法是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執行,不是某個人,某個公證處,某個機構翻譯。
下面我引用下有關姓名譯法三篇文件:一、中國人名分漢語姓名和少數民族語姓名。
漢語拼音字母拼寫姓名,漢語姓名普通話拼寫,少數民族語姓名民族語拼寫。
(一)漢語姓名分姓氏和名字兩部分。
姓氏和名字分寫。
(楊/立,楊/民) (四)有慣用拉丁字母拼寫法、並書刊上,時可以附註括弧中或註釋中。
三、少數民族語姓名民族語,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次序民族習慣。
《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可以適用於人名音譯轉寫。
延伸閱讀…
四、姓名各個連寫部分,開頭寫字母。
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國務院各部委、各屬機構: 現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國家測繪總局、中國地名委員會《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統一規範報告》轉發你們,望參照執行。
改用漢語拼音字母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法,是取代瑪式各種拼法,消除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方面存在現象措施,望各部門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進一步貫徹執行周恩來總理關於漢語拼音方案“可以外文件、書報中音譯中國人名、地名”指示,兩年來,各單位作了大量準備工作。
國家測繪總局和文改會修訂了《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
國家測繪總局編製出了漢語拼音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集》、《漢語拼音中國地名手冊》(漢英),並會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省(區)進行了蒙、維、藏語地名調查,內蒙古和西藏地名錄正式出版,其它省區地名錄正在編纂中。
廣播局對有關業務人員舉辦了漢語拼音學習班。
新華社編了有關資料。
郵電部編印了拼法電信局名簿。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編繪出版了提供外輪使用《航海圖》。
中央氣象局向國際氣象聯合會提供了我國氣象台、站名使用了拼法。
去年八月我國派代表團參加了雅典舉行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會上通過了我國提出關於採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法和國際標準提案。
我們去年七月十四日邀集外貿部、新華社、廣播局、外文局、郵電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委、民航局及總參測繪局單位開會研究了改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統一規範問題。
會後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中國科學院有關單位進行了磋商。
延伸閱讀…
大家認為,目前準備工作情況和外工作需要,同時鑑於一九五八年周總理指示以來有些方面這樣做了,因此,我國人名地名改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報告批准後開始實行。
同時考慮到有些單位情況,統一規範可實行。
於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上,我國國際上使用我國拼法有個過渡,所以有些涉外單位,如民航局、郵電部今後國外來文件、電報、票證拼法,不要拒絕承辦。
人名地名拼寫法改變,涉及到我國政府外文件法律效力,因此,時候,抉由外交部將此事通報駐外機構和各國駐華使館。
新華社、外文出版局、廣播局單位應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此外,關於我國領導人姓名和名稱拼寫問題,我們認為:既然要漢語拼音方案來統一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領導人姓名以及名稱改用拼法宜。
只要做好宣傳,會發生誤解。
毛主席著作外文版中人名地名拼寫問題。
本報告批准後,外文出版局和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本報告原則制訂實施辦法。
以上報告(並附件)如無不當,請批轉各省、市、自治區、國務院部委參照執行。
一、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中國人名地名,適用於羅馬字母書寫各種語文,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世界語。
二、羅馬字母各語文中我國國名譯寫法不變,“中國”國際通用現行譯法。
三、各外語中地名專名部分原則上音譯,漢語拼音字母拼寫,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區、江、河、湖、海)採取意譯。
但專名是單音節時,其通名部分應視作專名一部分,先音譯,後複意譯。
文學作品、旅遊圖出版物中人名、地名,含有意義,需要意譯,可現行辦法譯寫。
四、歷史地名,原有慣用拼法,可以改,時可以改用拼法,後面括注慣用拼法。
五、香港和澳門兩地名,羅馬字母外文版和漢語拼音字母版地圖上,可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括注慣用拼法和“英佔”或“葡佔”字樣方式處理。
外文件和其他書刊中,視情況可以只用慣用拼法。
我駐港澳機構名稱拼法,可不改。
六、一些歷史人物姓名,有慣用拼法(如孔夫子、孫逸仙),可以改,時可以改用拼法,後面括注慣用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