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孕媽咪職場安全指南
孕育新生命的同時,工作中的潛在危險不容忽視。以下為各位準媽媽整理出必須避免的動作,以確保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久坐與久站


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會影響靜脈循環,導致下肢水腫甚至血栓。因此,建議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尤其是孕後期容易發生腳麻抽筋的情況。若需長時間搭乘飛機,應每隔60分鐘起身走動,避免久坐腿部麻痺。
翹二郎腿
翹二郎腿會壓迫靜脈,導致靜脈迴流困難,進而引發腰痠背痛、下肢水腫和抽筋。更重要的是,翹腿會阻礙血液流向胎盤,影響胎兒發育。
提重物與彎腰
提重物會增加腹壓,造成子宮壓力過大,易引發子宮下垂和漏尿問題。此外,提重物走路容易失衡跌倒。彎腰動作應採取雙腳屈膝蹲下的方式,避免直接彎腰,起身時也應放慢動作,以免姿勢性低血壓造成頭暈目眩。
跪姿
跪姿會使重心不穩,對膝蓋傷害較大,建議避免跪著做事或清潔地板。
蹲太久與墊腳
蹲姿會增加骨盆壓力,產後容易造成結構鬆弛和子宮脱垂。孕中後期應避免踮腳,以免跌倒受傷。若工作需要,應尋求僱主協助調整工作內容。
爬高
工作中需要爬高的動作應請他人協助,孕期容易跌倒且振動影響胎兒。家事中的高處工作也可委託準爸爸或家人幫忙。
抱小孩
懷抱小孩時,孕媽咪容易重心不穩跌倒,若遇小孩躁動踢動肚皮,還可能造成胎盤剝離。建議孕媽咪坐在椅子上讓孩子坐在腿上,或靠近孩子擁抱,避免直接抱小孩走路。
充足睡眠與良好睡姿
孕期應保持充足睡眠,睡前避免飲水過多。中期後應避免趴睡,改為仰睡或側睡,以防止壓迫腹部。
職場孕媽咪負荷過重風險大
根據歐洲工作環境調查,近半數女性員工在疲憊姿勢下工作。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孕婦工作時長時間站立或搬運重物,會大幅增加早產、胎兒體重過輕和子癲前症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懷孕早期搬運超過11公斤重物,可能導致流產風險上升。
因此,孕媽咪應特別注意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翹二郎腿等不當姿勢。提重物時應遵循安全準則,並諮詢僱主調整不合適的工作內容。透過瞭解這些潛在風險並採取預防措施,孕媽咪們能更安心、健康的迎接小生命的到來。
姿勢 | 風險 | 預防 |
---|---|---|
久坐 | 下肢水腫、血栓 | 每小時起身活動 |
久站 | 姿勢性低血壓、子宮收縮 | 穿著彈性襪、抬腿 |
翹二郎腿 | 腰痠背痛、水腫 | 避免翹二郎腿 |
提重物 | 子宮脱垂、早產 | 避免提重物、請他人協助 |
彎腰 | 姿勢性低血壓、子宮出血 | 雙腳彎曲蹲下、慢動作起身 |
跪姿 | 膝蓋疼痛、重心不穩 | 避免跪著 |
蹲太久 | 骨盆鬆弛、子宮脱垂 | 避免長時間蹲著 |
墊腳 | 跌倒 | 避免墊腳 |
爬高 | 跌倒、震動影響胎兒 | 請他人協助 |
抱小孩 | 跌倒、胎盤剝離 | 坐著讓孩子坐在腿上 |
睡前喝太多水 | 頻尿 | 睡前1小時避免喝水 |
趴睡 | 壓迫腹部 | 中期後避免趴睡,改為仰睡或側睡 |
孕婦搬重物之風險與保健建議
孕婦搬重物會為孕期健康帶來風險,因此瞭解潛在風險並採取適當的保健措施至關重要。
孕婦搬重物風險
身體部位 | 風險 |
---|---|
腹部 | 子宮壓力過大,導致早產、前置胎盤 |
腰部 | 腰痛、椎間盤突出 |
骨盆 | 骨盆鬆動,骨盆疼痛 |
肢體 | 肌肉拉傷、關節疼痛 |
整體 | 疲勞、血壓升高、暈眩 |
孕婦搬重物保健建議
限制重量:
- 懷孕早期 (0-12 週):完全避免搬重物。
- 懷孕中期 (12-24 週):限制在 10 公斤內。
- 懷孕後期 (24 週以上):限制在 5 公斤內。
正確姿勢:
- 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
- 使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
- 靠近重物,避免拉扯。
其他注意事項:
- 懷孕早期或後期:避免搬任何重物。
- 腰痛或其他身體不適:停止搬運並休息。
- 諮詢醫生:若有疑慮,請諮詢產科醫生。
搬運替代方案:
- 尋求協助:請家人或朋友幫忙搬運。
- 使用工具:使用手推車、搬運工具或升降機。
- 分次搬運:將重物分解成較小的部分,逐次搬運。
其他保健措施:
延伸閲讀…
新研究孕婦久站搬重物早產風險增3成- 自由健康網
婦產研究:孕婦久站、搬重物恐增早產風險
- 適量運動:維持身體健康,增強肌肉力量。
- 調整飲食:攝取充足的鈣質和蛋白質,支撐骨骼和肌肉。
- 充分休息: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孕婦搬重物必須講究安全,遵守適當的保健措施,才能避免潛在風險,確保孕期健康和胎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