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封開縣:廣東中西之交匯
引言
封開縣,肇慶治下,廣東西陲之地,交會兩廣,承載厚重古今。
悠遠歲月


史載漢武立交趾,封開為廣信,後改封川,經隋梁易名。宋元結境,名開建。歷經王朝迭替,於民國並封開、開建二縣,後合今制。
地理疇圍
封開處中西交界,西接梧州,兩廣通道。轄鎮十六,民居廣佈谷地,山嶺巍峨,林木蒼翠。地勢南北遞低,分高、中、低水片,方言民俗各異。
水澤相依
西江貫流南部,賀江支流,四水電站立。賀江蓄水,淹沒灘塗,通航阻滯,洪澇頻發。林木繁盛,松脂名鄉,竹木交織,礦藏豐富。
風土人情
氣候温潤,冬季結冰。封開為粵語發源地,古廣信遺韻尚存。濁塞音保留,古漢語之遺。開建話與信都話相近,同源兩漢。古封陽郡治,漢化程度深。
社會經濟
2022年,封開經濟達170.98億元。礦產資源豐富,黃金、水晶、錫礦皆有。教育醫療齊備,社會和諧。
交通要衝
封開扼守兩廣要道,321國道與266省道貫穿全境。崗旺線連接江口、漁澇、南豐,於長崗交會。
歷史文化
封信文化淵源流長,珠江文化發源地。唐開大庾嶺,賀江水運興盛,後漸衰落。古廣信郡治遺風尚存。
封川古韻
封川古城始建明正統,古漢語濁塞音傳承,保存粵語原始風貌。江口縣城受近世廣州話影響,承襲傳統韻味。
開建遺存
開建古城建於洪武初年,與信都話相通,語言文化同根。南豐方言與廣西賀州之信都話相近,漢化程度較深。
羅董回響
羅董鎮漢屬廣信,保留南越語之地名,受漢化影響較小。濁塞音保存較好,但人口稀少。
鄉音異趣
封川話接近正宗粵語,受廣州話影響。開建話與廣州話差異較大,保留漢時郡治韻味。宋代南雄人口遷徙,促成廣府文化二次漢化。
後記
封開縣,兩廣交匯,歷史傳承,文化豐富,承古今,望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封開:美麗的縣城與自然奇觀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部,毗鄰肇慶市,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縣城。它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吸引著眾多遊客。
封開縣的基本資料
名稱 | 封開縣 |
---|---|
地區 | 廣東省 |
面積 | 2,201 平方公里 |
人口 | 約 30 萬 |
縣城 | 封開鎮 |
地理環境
封開縣地處西江上游,北連梧州市,南接肇慶市。境內羣山環繞,河谷縱橫,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主要河流有西江、潖江、封開江等。
- 封開天坑羣:位於黎洞鎮,是廣東省最大的天坑羣,其中以黃龍天坑、九龍天坑、大窩天坑最為著名。
- 七星巖:位於封開鎮,是一座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山峯,因其七座山峯狀似北斗七星而得名。
- 月亮湖:位於羅董鎮,是一座天然湖泊,湖水清澈見底,宛如一彎新月。
文化遺產
- 連州地下河:位於連州市,是一條全長約6公里的地下河,遊客可乘船遊覽,欣賞奇特的鐘乳石景觀。
- 封開古城:位於封開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保存著大量的古建築,其中包括南門城樓、文昌閣等。
- 高橋古村:位於高橋鎮,是一座明清時期的古村落,至今仍保留著完好的傳統建築和民俗風情。
特產美食
- 封開蘿蔔:封開縣的特產,以其香脆可口著稱。
- 封開米粉:當地一種傳統美食,有幹撈、湯粉等多種吃法。
- 黃萼雞:是一種本地飼養的雞,肉質鮮嫩,味道鮮美。
交通
封開縣交通便利,可通過高速公路、鐵路和水運前往。
- 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可連接廣州、肇慶等大城市。
- 鐵路:廣茂鐵路途經封開縣,設有封開站。
- 水運:封開江可通航,與西江相連,可前往肇慶、梧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