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廣韻】乙皆切【集韻】烏回切,𠀤音碨。【埤蒼】崴㠢,不平也。一曰山形。【楚辭·九章】軫石崴嵬。蹇吾願兮。【註】崴嵬,高貌。[①][wēi][《廣韻》乙乖切,平皆,影。][《集韻》烏回切,平灰,影。]見“崴嵬”、“崴魁”、“崴\ue504”。[②][wěi][《集韻》羽鬼切,上尾,雲。]山貌。[③][wǎi](1)腳扭傷。(2)方言。稱山、水彎曲的地方,多用於地名。] 崴,山勢或地形不平穩,常指山、水彎曲處;腳扭傷。


筆順 | 部首 | 部位 | 四角號碼 | 注音 | 注釋 |
---|---|---|---|---|---|
1 | 山 | 左上 | 6963 | wěi | 山貌;腳扭傷。 |
2 | 巠 | 中間 | 8021 | wǎi | 方言。稱山、水彎曲的地方。 |
崴腳意思與症狀
崴腳,又稱踝關節扭傷,是指踝關節因強烈的外力突然扭轉超過其正常活動範圍,造成關節韌帶的撕裂和腫脹,進而引發疼痛、腫脹和行動不便等症狀。
崴腳的分類
根據受傷的嚴重程度,崴腳可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等級 | 症狀 |
---|---|
一級 | 韌帶輕微撕裂,疼痛腫脹輕微,仍可勉強行走 |
二級 | 韌帶部分撕裂,疼痛腫脹較明顯,行走困難 |
三級 | 韌帶嚴重撕裂或完全斷裂,疼痛劇烈、腫脹明顯,無法行走 |
崴腳的症狀
崴腳的症狀因受傷程度而異,常見症狀包括:
- 踝關節疼痛
- 踝關節腫脹
- 瘀青
- 關節活動受限
- 步行困難或無法行走
崴腳的治療
崴腳的治療方式取決於受傷程度。輕微的崴腳一般採取保守治療,包括:
- 休息:讓受傷的腳休息,避免負重活動。
- 冰敷:用冰袋冰敷受傷部位,每次 15-20 分鐘,一天敷數次,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壓迫:用彈性繃帶加壓包紮受傷部位,以減少腫脹。
- 抬高:抬高受傷的腳,高於心臟水平,以幫助消腫。
嚴重的崴腳可能需要醫療介入,例如:
- 固定:使用石膏或支架固定受傷部位,讓韌帶癒合。
- 物理治療:進行特定運動,以增強踝關節力量和穩定性。
- 手術:對於極度嚴重的崴腳,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修復撕裂的韌帶。
崴腳的預防
預防崴腳的最佳方法是加強踝關節的力量和穩定性。以下是預防崴腳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