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一、帆狀胎盤,一種常見的妊娠併發症
帆狀胎盤是一種由臍帶血管散佈於羊膜和絨毛膜之間形成的異常結構,形象地比喻為帆船的帆布,因而得名。雖然多數帆狀胎盤不會對孕婦造成明顯影響,但如果合併前置血管,則可能對胎兒造成嚴重後果。
二、帆狀胎盤的形成機制
帆狀胎盤的形成機制尚不確切,但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 胎盤低置理論:懷孕早期發現胎盤低置,隨著孕期進展,胎盤逐漸向血供更豐富的子宮上段移動,原本附著於胎盤中心的臍帶逐漸偏離,導致帆狀胎盤形成。
- 機械競爭理論:多胎妊娠或其他宮內因素導致機械性競爭,引起胎盤偏離原有中心位置,從而形成帆狀胎盤。
三、帆狀胎盤的診斷
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進步,常規產檢中越來越多的帆狀胎盤得以發現。其中,經陰道超聲對於診斷帆狀胎盤合併血管前置更為敏感。
四、帆狀胎盤的風險
帆狀胎盤的主要風險在於其與前置血管的合併:
- 胎兒窘迫:前置血管被胎先露下降壓迫,影響臍帶血流,導致胎兒缺氧。
- 早產:帆狀胎盤可能導致早產。
- 結構發育異常:帆狀胎盤與寶寶結構發育異常有關。
五、帆狀胎盤的分類
帆狀胎盤根據其程度分為四級:
等級 | 特徵 | 圖片 |
---|---|---|
Ⅰ | 輕度帆狀 | [圖片] |
Ⅱ | 中度帆狀 | [圖片] |
Ⅲ | 重度帆狀 | [圖片] |
Ⅳ | 極重度帆狀 | [圖片] |
六、帆狀胎盤的預防和治療
帆狀胎盤的預防主要在於避免多胎妊娠和宮內機械競爭。治療方面,無合併前置血管的單純帆狀胎盤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孕婦可妊娠至足月。但如果合併前置血管,則需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包括剖宮產或引產。
七、帆狀胎盤與胎兒失血性貧血
帆狀胎盤可導致胎兒失血性貧血,其原因主要有:
- 胎兒-胎盤出血:臍帶繞頸、剖宮產手術後等情況下,胎兒血液可能流入胎盤。
- 胎-母輸血:胎盤破損或其他原因導致胎兒血液進入母體循環。
- 胎-胎輸血:雙胎妊娠中,若胎盤間存在血管吻合,則可能發生胎-胎輸血。
八、預防胎兒失血性貧血
預防帆狀胎盤引起的胎兒失血性貧血,關鍵在於:
- 避免臍帶繞頸:產前檢查中發現臍帶繞頸,應及時糾正。
- 謹慎剖宮產:如無必要,避免進行剖宮產,特別是對有帆狀胎盤的孕婦。
- 監測胎盤健康:定期產檢監測胎盤功能,及時發現異常。
- 禁止羊膜穿刺:對有帆狀胎盤的孕婦,應儘量避免進行羊膜穿刺。
帆狀胎盤
帆狀胎盤(又稱羊膜絨毛發育異常)是一種罕見的胎盤異常,胎盤膜膨脹形成一個囊狀結構,附著於胎兒膜或子宮壁上。這種異常可能導致胎兒生長遲滯、早產和胎膜早破等併發症。
病因
帆狀胎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絨毛膜血竇發育異常
- 胎盤血流異常
- 基因突變
- 子宮畸形
症狀
帆狀胎盤的症狀可能包括:
- 超音波檢查發現胎盤異常
- 胎動減少
- 腹部疼痛
- 陰道出血
診斷
帆狀胎盤通常通過產前超音波檢查診斷。超音波特徵包括:
- 多個無管束的胎盤葉狀物
- 葉狀物之間有囊狀空間
- 胎盤附著於胎兒膜或子宮壁
治療
帆狀胎盤的治療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和胎兒健康狀況。治療方法包括:
表格:帆狀胎盤的症狀、診斷和治療
症狀 | 診斷 | 治療 |
---|---|---|
超音波檢查發現胎盤異常 | 產前超音波 | 監測胎兒生長和活動 |
胎動減少 | 額外產前檢查 | |
腹部疼痛 | 藥物治療 | |
陰道出血 | 早期分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