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空間】打造完美廁所空間:從坪數規劃到動線優化

浴室空間規劃:打造舒適自在的沐浴環境

無論是新居入厝還是居家裝修,衞浴空間的規劃至關重要。打造舒心愜意的沐浴環境,需要考慮空間大小、動線流暢和設備配置。以下提供常見的衞浴設計原則和尺寸參考。

01 半套式衞浴:0.5~0.7坪

半套式衞浴僅含馬桶和洗手枱,不具備淋浴功能,多見於公領域。建議空間至少0.5~0.6坪,足夠使用。若無添設淋浴設備,規劃時建議不超過0.7坪,避免坪數浪費。

02 乾濕分離淋浴間:1坪以上

衞浴加入淋浴功能,最低空間需求為0.75~0.85坪。若規劃乾濕分離,將水區與馬桶區隔開,則需要至少1坪的空間。淋浴區基本尺寸為8080公分,舒適尺寸為12090公分,寬敞尺寸則可達150*90公分。

03 四件式衞浴:約兩坪

標準馬桶尺寸約為40×70公分,考量肩寬和舒適性,左右兩側需預留10公分以上。加設垃圾桶空間,建議一側預留25公分以上。衞浴可依習慣分為淋浴式和泡澡式。淋浴式乾濕分離至少需要90×90公分,最小日式浴缸為90×75公分,因此一坪以上即可滿足泡澡或淋浴需求。

廁所空間 Play

若不乾濕分離,衞浴空間最省。但考量安全,建議老人或幼童的衞浴宜配置乾濕分離。單人淋浴間至少需要90×90公分,有馬桶、洗面台和淋浴間的衞浴空間至少為170×175公分(0.6坪)。常見的浴缸尺寸約為70×140公分,搭配馬桶和洗面台,衞浴空間約為210×140公分。衞浴廠商提供多樣化的浴缸尺寸,可依空間大小選擇合適款式。

04 動線規劃:

洗面台前應留至少60公分走道,若空間允許,可預留80公分以上,方便後方人員出入。馬桶前需留出60公分的迴旋空間,兩側需有35公分以上。淋浴間建議採用外推或拉門式,避免緊急情況造成困擾。狹長型衞浴可採左右拉門式,擴大動線範圍。空間不足時,可選擇小型、精巧的衞浴設備,如日系品牌提供的產品。充足的留白空間有助於衞浴使用順暢。

05 日式衞浴規劃:

僅有一套衞浴的家庭可參考日式衞浴設計,將盥洗、如廁、淋浴功能獨立分離,提高空間使用效率。盥洗室可結合洗衣機,規劃為家事間。

廁所空間

06 浴缸設置:

浴缸的設置應考量空間大小和使用習慣。空間充裕且有泡澡需求,可將浴缸納入規劃。但須注意乾濕分離,將浴缸和淋浴間列為濕區。根據空間選擇坐式、半趟或雙人浴缸,並評估是否需要扶手、加寬浴缸枱面等長輩友善設計。

07 老人家衞浴安全設計:

地面須做好止滑處理,於淋浴區設置沐浴椅。留意門檻高低差和走道寬度,避免碰撞跌倒。

衞浴類型 尺寸要求
半套式衞浴 0.5~0.7坪
乾濕分離淋浴間 1坪以上
四件式衞浴 約兩坪
洗面台前走道 至少60公分
馬桶前迴旋空間 60公分
馬桶兩側 35公分以上

廁所空間:設計與配置的指南

前言
廁所空間是現代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個私密和功能性的空間來滿足人的生理需求。設計一個高效且舒適的廁所空間至關重要,以確保用户的滿意度和福祉。以下是一篇全面的指南,探討廁所空間的設計、佈局和配置的最佳實務。

設計原則

1. 用户體驗
廁所空間的設計應以用户體驗為優先。這包括:
– 提供清晰且便於使用的導航路線。
– 確保隱私和安全感。
– 營造舒適且宜人的氛圍。

2. 功能
廁所空間應具有必要的功能元素,包括:
– 衞生器具,如馬桶、小便斗和盥洗台。
– 充足的儲物空間,例如鏡子櫃和毛巾櫃。
– 自然或人工照明,以確保清晰的視線。

3. 節能與永續性
在設計廁所空間時考慮節能和永續性非常重要。這可透過使用以下措施實現:
– 安裝低流量水龍頭和馬桶。
– 使用節能照明設備。
– 採用友善環境的材料和表面處理。

佈局和配置

1. 常見佈局
廁所空間的常見佈局包括:
單間式:這一室式設計非常適合小空間或個人使用。
多間式:這種佈局涉及多個隔間,通常用於公共或商業空間。
開放式:開放式廁所空間中沒有隔間,所有器具都暴露在開放區域中。

2. 配置考慮因素
在配置廁所空間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交通流線:確保在各器具之間有流暢的交通流線。
通風:提供適當的通風,以去除異味和保持空氣品質。
殘障設施:如果適用,請提供殘障使用者的無障礙設施。

3. 廁所器具選擇

馬桶與小便斗
廁所空間中可用的馬桶和小便斗種類繁多。選擇時應考慮以下事項:
沖水效率:選擇低流量器具,以節省用水。
高度:確保馬桶和/或小便斗的高度適應目標用户的身高。
美觀:選擇符合廁所空間整體美學的器具。

盥洗台
盥洗台是廁所空間中另一個重要的元素。以下是如何選擇的建議:
尺寸與形狀:選擇適合可用空間並符合預期用途的尺寸和形狀。
材質:選擇耐用、易於清潔且符合整體設計的材質。
安裝:考慮盥洗台安裝類型,如牆面安裝或枱面安裝。

儲物空間

鏡子櫃
鏡子櫃提供方便且隱密的儲物空間,並整合一面鏡子,便於梳理。
尺寸:選擇足夠大的鏡子櫃,以容納常見的盥洗用品。
安裝位置:將鏡子櫃放置在盥洗台上方,以便於取用。

毛巾櫃
毛巾櫃提供額外的儲物空間,用於存放毛巾、浴袍和其他浴室用品。
尺寸與容量:選擇容量足夠的毛巾櫃。
通風:為毛巾櫃提供適當的通風,以防止異味和發黴。

照明
廁所空間的照明應既充足又舒適。以下是一些照明考量事項:
自然光:如果可能,利用自然光以節省能源並營造舒適的氛圍。
人工照明:選擇温暖且均勻分佈的照明,避免產生陰影。
層次照明:使用多個照明層次,例如主照明、工作照明和環境照明。

材料與飾面
廁所空間中使用的材料和飾面應具有耐用性、易於清潔且美觀。以下是這些元素的考量點:
地板:選擇防滑、防水的地板材質,如瓷磚或乙烯基。
牆壁:使用防黴、易於清潔的牆面材料,如油漆或壁紙。
天花板:選擇耐濕、吸音的天花板材質,如防水石膏板或乙烯基天花板磚。

其他考量

無障礙設施
在設計廁所空間時,應考慮殘障使用者的無障礙需求。這包括:
輪椅通行:確保廁所空間寬敞且暢通,輪椅使用者可輕易通行。
扶手:在馬桶和/或小便斗旁安裝扶手,以提供額外支撐。
無障礙設備:安裝符合無障礙規格的設備,如自動馬桶沖洗器和水龍頭。

個人衞生設施
應提供必要的個人衞生設施,包括:
肥皂分配器:在盥洗台附近安裝肥皂分配器,以促進衞生。
紙巾架:裝設紙巾架,以便於擦手。
垃圾桶:在適當的位置放置垃圾桶,以處理廢棄物。

延伸閲讀…

室內設計|為彼此留一點空間,衞浴動線不卡卡

衞浴配置要做好,人體工學很重要!

清潔與維護
廁所空間應易於清潔和維護,以保持衞生和美觀。以下是清潔和維護的建議:
定期清潔:制定定期清潔時程表,以徹底清潔廁所空間的所有區域。
使用適切清潔劑:選擇適合用於廁所材料的清潔劑,以避免造成損壞。
通風:保持廁所空間良好的通風,以防止異味和濕氣累積。

結論
設計和配置一個優化的廁所空間至關重要,以確保用户的滿意度、舒適度和福祉。透過遵循本指南中的最佳實務,建築師和設計師可以創造出功能性、美觀且持久的廁所空間,滿足現代建築的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