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是什麼】不藏私揭秘!建地是什麼?甲乙丙丁四建地法規、優缺點大公開

土地用途分區與建築用地種類

土地資源管理分為「都市用地」、「非都市用地」與「未編定土地」,並依用途與功能劃定分區,確保建築用地的合理分配。

建地是什麼 Play

非都市用地建築用地

非都市用地中的建築用地分為四類:甲、乙、丙、丁。

建地是什麼

建築用地種類 定義 優點 缺點 使用限制
甲種 農業區 位置優越 土地成本高 建蔽率60%、容積率240%
乙種 鄉村區 適合住宅、商業 交通不便
丙種 山坡保育區 環境清幽 保育限制嚴格 建蔽率40%、容積率低
丁種 工業區 可蓋工廠 缺乏配套設施 建蔽率70%、容積率300%

農建地的特殊性

農建地是指都市計畫法中的農業區土地可作為住宅用地。雖可興建房屋,但限制較多,價值較低,購買前須注意以下事項:

  • 申請建照困難:農建地可能缺乏道路或臨接建築線,影響建照申請。
  • 地目確認:需查詢都市計畫發布日期與地目變更時間,確保地目合法。
  • 用途變更:農業區地目可能變更為其他用途,建議確認後再購買。

土地用途分類意義

土地用途分區的目的是:

  • 合理利用土地:將土地分配至適當用途,避免資源浪費。
  • 保障規劃和發展:確保城市發展符合法規與需求。
  • 維護公共利益:保護居民生活環境和農民土地權益。
  • 管理用地開發:限制和管理建築用地的開發與使用,維持城市秩序。

建地是什麼

建地,也稱作建築用地,是指經政府機關依法劃定、編定,供建築物建造或擴充之用之特定土地。建地主要可分為住宅建地非住宅建地兩大類。

### 建地的取得方式
建地可透過以下方式取得:
– 購買政府或民間釋出的建地
– 合法取得的農地變更為建地
– 繼承或贈與他人持有的建地

### 建地的取得及使用限制
建地的取得和使用受到政府法規的管制,主要限制如下:
– 面積限制:不同地區的建地有不同的最小、最大面積限制。
– 地形限制:有些地區有地形管制,例如高度限制、坡度限制等。
– 使用分區:建地所屬的使用分區限制了其可建造的建築物類型。
– 建築線:建地必須符合建築線的規定,限制建築物可施工的範圍。
– 容積率:容積率規定了建地上方可容許建築物的體積。
– 停車位設置:某些地區的建地規定必須設置停車位。

### 住宅建地
住宅建地是指供建築住宅之用之特定土地。可依其用途再細分為:
獨棟建地:只能建築獨立一户住宅的建地。
連棟建地:可建築連棟透天住宅的建地。
集合住宅建地:可建築集合住宅(例如公寓、大樓)的建地。

### 非住宅建地
非住宅建地是指供建築非住宅用建築物之用之特定土地。例如:
– 商業建地:供建築商業用途之建地。
– 工業建地:供建築工業用途之建地。
– 教育建地:供建築教育用途之建地。
– 公共設施建地:供建築公共設施(例如公園、道路、廣場)之建地。

### 建地的價值評估
建地的價值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地段:地段良好的建地通常較有價值。
面積:面積較大的建地較有價值。
地形:地形平坦的建地較有價值。
使用分區:高價值使用分區的建地較有價值。
基礎設施:附近有完善基礎設施(例如道路、水電)的建地較有價值。

特徵 建地 土地
用途 建築用 廣泛用途
規範 受政府法規嚴格管制 規範較寬鬆
價值 通常較高 價值視用途和地點而定
轉讓 須經政府核准 轉讓較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