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的成因繁多,諸如腸胃炎、奶瓶消毒不周、配方奶濃稠度失衡、飲食過量、精神緊繃等等。對於正處於口腔期的寶寶來説,咬手、亂咬玩具而誤食不潔物質也會導致腹瀉。值得注意的是,發燒並非由長牙所引起,而是由於咬咬感染造成。家長應養成定期清潔環境、消毒玩具的習慣,避免寶寶不慎拉肚子。]
腹瀉等級 | 症狀 | 治療方式 |
---|---|---|
輕度腹瀉 | 每日腹瀉 3-4 次,大便黃綠色、糊狀,量中等 | 可持續餵食母乳,並觀察尿量,如減少則補充奶量 |
中度腹瀉 | 每日腹瀉 1-2 次,大便黃色、成形 | 可暫停餵食配方奶,依醫囑補充電解水 |
重度腹瀉 | 每日腹瀉 5-8 次,伴有輕微發燒 | 改喝無乳糖奶粉,濃稠度由醫師指示調整 |
嚴重腹瀉 | 每日腹瀉 8-15 次,大便呈水狀、惡臭,伴有發燒或嘔吐,寶寶精神不濟 | 應立即就醫,補充電解水並治療感染 |
怎樣算拉肚子?
什麼是拉肚子?


拉肚子,又稱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症狀包括頻繁且水分過多的排便。由於大便中的水分無法完全被腸道吸收,導致大便呈現稀薄或液體狀。
怎樣算拉肚子?
一般而言,以下情況可以被視為拉肚子:
- 排便次數過於頻繁:每天排便次數超過 3 次,且排出的都是稀便或水便。
- 大便性狀異常:大便呈現稀薄或液體狀,且含有較多的水分,可能伴有黏液或血絲。
- 排便急迫感:有強烈的排便感,且無法控制。
常見原因
拉肚子可以由各種原因引起,包括:
原因 | 症狀 |
---|---|
病原菌感染 | 噁心、嘔吐、發燒、腹痛 |
食物中毒 | 噁心、嘔吐、腹痛 |
飲食不當 | 暴飲暴食、飲食不衞生 |
過敏或不耐受 | 對特定食物或成分過敏 |
藥物副作用 | 抗生素、化療藥物 |
腸道疾病 | 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 |
何時就醫
如果您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