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狗狗的悉心照料與健康須知
狗狗作為人類的忠實伴侶,其飼養過程中應遵循必要的準備與照料。新手飼主可參考本指南,全面瞭解狗狗的營養、運動、美容與訓練等事項,打造一個健康舒適的寵愛環境。
一、飼養前期自我檢核
- 全面檢查:帶狗狗至獸醫院進行全面的視診、觸診、聽診等健康檢查。
- 血液檢查:檢測凝血功能、器官健康、寄生蟲等潛在病症。
- X光、超音波:評估骨骼、內臟等部位的異常情況。
三、疫苗接種


- 核心疫苗:預防狂犬病、細小病毒等傳染性疾病。
- 非核心疫苗:針對冠狀病毒、萊姆病等非核心疾病的預防。
四、營養攝取與飲食調理
幼犬階段:
* 逐漸接觸固體食物,包括泡軟乾飼料、肉泥、幼犬罐頭。
成犬階段:
* 根據狗狗外型、生活習慣選擇適合乾糧、濕糧。
高齡犬階段:
* 攝取高蛋白質,避免鈉攝取過量,補充營養品(如omega-3、葡萄糖胺)。
五、運動與活動
- 根據狗狗的年齡、體型、品種進行適當的運動量。
- 遛狗、奔跑、提供玩具等方式促進狗狗的活動與心理健康。
六、美容護理
- 定期梳理毛髮,去除廢毛,保持皮膚健康。
- 犬專用洗毛精為最佳清潔選擇,避免使用人類沐浴乳。
- 定期洗澡(每月1-4次),保持狗狗衞生。
- 牙齒清潔使用牙刷、牙膏,配合漱口水。
七、訓練與社會化
- 社交期從四週大開始,避免創傷發生。
- 幼犬時期逐步適應各種環境、噪音,進行社會化訓練。
- 訓練方式應採用正向強化(讚美、獎勵),而非責罵。
八、狗狗用品與相關費用
必要用品:
* 幼犬牀、碗、牽繩、玩具等
額外費用:
* 狗屋、運動設施等
常見問題:
1.做好飼養決心
在怎麼養狗之前,最重要的是確認是否具備飼養能力和決心。飼養狗狗是一項長期的責任,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因此在迎接毛小孩前,應審慎思考是否準備好承擔這份責任。
2.選擇合適犬種
怎麼養狗的第二步是選擇合適的犬種。不同的犬種個性、活動量和毛量差異甚大,飼主應根據自身生活方式和能力選擇符合需求的犬種。例如,體型較小的寵物犬適合居住在公寓,而運動量大的犬種則需要充足的户外活動空間。
3.準備用品
養狗需要準備的用品包括:狗屋或睡牀、飼料碗、水碗、牽繩、項圈、名牌、玩具和梳子等。選擇用品時,應考量狗狗的體型、品種和生活需求。
4.安排飲食
狗狗的飲食影響著健康,飼主應選擇符合狗狗品種、年齡和健康狀況的優質飼料。建議每日定時定量餵食,避免過度餵食造成肥胖問題。
5.規律運動
運動對狗狗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每天應安排足夠的户外散步或遊戲時間。不同犬種所需運動量不同,應根據狗狗的個性、年齡和體能狀況進行規劃。
6.定期健康檢查
定期健康檢查是怎麼養狗的重要環節,可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疾病。建議每年帶狗狗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包括身體檢查、驗血和糞便檢查等。
7.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常見的傳染病,保護狗狗的健康。應定期帶狗狗接種疫苗,並依據狗狗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居住環境調整接種計畫。
8.驅蟲與預防跳蚤
寄生蟲會對狗狗造成健康危害,定期驅蟲可以預防感染。建議每個月固定使用驅蟲藥,並定期檢查狗狗身上是否有跳蚤或蜱蟲。
9.社會化
怎麼養狗也包括社會化訓練。讓狗狗從小接觸不同的人、動物和環境,有助牠們建立信心和適應能力,避免出現行為問題。
10.絕育手術
絕育手術可以控制狗隻數量,降低特定疾病的發生率,並減少一些行為問題。建議在狗狗成年前進行絕育手術,以獲取最大的益處。
注意事項
延伸閲讀…
【養狗指南】5大新手必看注意事項(含養狗花費、疫苗等)
新手養狗須知:7 種養狗必備物品、照顧須知、必備相關知識
除了以上10個步驟,飼主還需要瞭解以下養狗事項:
- 選擇信譽良好的獸醫。
- 定期清潔狗狗的毛髮、耳朵和爪子。
- 訓練狗狗基本指令(例如:坐下、趴下、來)。
- 避免讓狗狗接觸有毒物或危險物品。
- 飼主外出時,應妥善安置狗狗,避免牠們發生意外。
總結
怎麼養狗是一門學問,需要飼主投入耐心和愛心。只要遵循以上步驟和注意事項,就能給予愛犬適切的照護,讓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