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符咒】急急如律令符咒:揭開法術中的神秘密碼

急急如律令

導言

道教儀式中流傳著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意味著鬼神仙靈迅速執行指令。本文將探究這句咒語源自何處,其在道教經文和儀式中的應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急急如律令符咒 Play

“敕令”的演變

在道教經文和符咒中,經常出現“敕令”一詞,其意為帝王頒布的命令。後來,道教借用這一概念,稱尊奉的天尊發出的法旨為“敕令”,成為道士行儀的一部分。

急急如律令符咒

“急急”之來源

對於“急急”的解釋,主要有兩種説法:

  • 漢代詔書説:漢代官方詔書常見“如律令”字樣,意指應迅速執行法律條文。道教符咒仿效此説,意在令鬼神急速執行指令。
  • 雷神説:相傳周朝有人名“律令”,以疾走聞名。其死後成為雷神部屬,故“急急如律令”寓意要速度如雷電。

“如律令”之意義

“如律令”意指遵照法律嚴格執行,在道教咒語中,它強調鬼神必須迅速、不折不扣地完成所賦予的任務。

應用範疇

“急急如律令”廣泛應用於道教經文、符咒、令牌以及法師行儀中。其作用是藉助天尊的神力,召喚天神或鬼神,派遣他們執行驅邪除祟等任務。

注意事項

對於普通信徒而言,不可隨意唸誦“急急如律令”,因為這屬於道教法師的專屬咒語。若在持誦經文時遇到此咒,可跳過不讀。

邵氏道醫

邵氏道醫源自北宋邵雍,融合道家理念,講究形神兼治。其獨特的梅花易數和皇極經世書,是邵氏道醫的重要傳承技法。

表:敕令演變及含義

時期 用法 含義
漢代 公文詔書 應迅速執行法律
道教 天尊法旨 法師行儀的一部分
符咒 命令鬼神 迅速執行指令
日常 道士儀式 招神遣將,驅邪除祟

急急如律令符咒:威力與爭議

急急如律令符咒,在道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它被認為能役鬼神、降妖除魔,具有莫大的法力。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起源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為軒轅黃帝所創。黃帝徵戰蚩尤,率領神兵天將,使用各種秘術,其中就包括急急如律令符咒。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咒語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咒語共有九字,分別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九字真言。據説此九字真言是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所傳,具有無上神威。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畫法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畫法十分講究,筆墨順序、筆畫轉折都有一定的規範。一般來説,符咒由中央的三個「急」字組成,上方的「急」字為紅色,象徵烈火焚身;中方的「急」字為黑色,象徵玄武鎮邪;下方的「急」字為黃色,象徵雷霆萬鈞。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使用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使用範圍極廣,可以説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

用途 説明
驅邪避災 懸掛在家中或隨身攜帶,防止邪祟侵擾
治病救人 配合藥物或針灸使用,增強療效
辟邪鎮宅 貼在家門或窗口,保護住宅平安
祈福納吉 焚香唸咒,祈求福運降臨

急急如律令符咒的爭議

急急如律令符咒在使用上也存在著一些爭議,主要有以下幾點:

延伸閲讀…

急急如律令(漢語詞句)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爭議點 説明
封建迷信 有人認為急急如律令符咒是封建迷信,沒有科學依據
泛濫使用 符咒濫發,導致其神聖性被貶低
使用不當 使用符咒不當,可能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結論

急急如律令符咒在道教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威力與爭議並存。雖然其符咒效果無法用科學解釋,但它對部分信徒而言,仍具有心理慰藉和驅邪避災的作用。因此,在使用符咒時,應持敬畏之心,切勿濫用或輕視其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