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那套題,很可能這套。
找原始出處了。
這套題目裏面有文字和數字。
或者説一個階躍響應。
突然想起來, 其實1997年15歲時候和100個人一起測過一次,筆試,一本,2個時做了1/4. 有些人半時做完交卷. 覺得. 但是做完以後老師試卷收走了, 告訴你成績。
顯然做了小白鼠。
要是當時告訴我了,會選理論物理啦,直接學個化學,mm多,物理,(哭了,普通化學是我大學期間唯一拿到班上前三成績課,前面人是某省化學奧賽隊)。
話,成家立業,幾個娃能打醬油了。
以前是理論物理博士生,顯然這個智商低了點,不符合我偷性格,所以quit了.現在會計碩士畢業.看起來是有點浪費,但是人家諾貝爾級別工作後淪落到開卡車,我這算個P啊.以下試圖説,智商測試可以測量某人某一類屬性,並定義這類屬性IQ。
我智商理解,它測量是這樣一類東西:如果你能做出來,你瞬間能做出來;如果你做不出來,你做不出來。
假設人類智商呈現正態分佈,均值100,標準差15. 滿足ordinal。
上一個小學1年級水平圖:橫軸是智商題IQ,縱軸是你解題程度。
左邊是你能鬆作出題,右邊是你想破腦袋做不出題。
細線表示你IQ. 這個斜坡,智商題設計。
那麼我做過兩套智商題,符合這樣性質。
97年那次,我了20分鐘做出會做,剩下100分鐘一道題沒做出來。
02年那次,一套題做了3遍,誤差只有±1分。
(,不能看答案,不能請教明人)另外,智商測試需要是ordinal,是interval,是ratio。
延伸閱讀…
Ordinal是説,如果你智商我,我會做智商題你應該會做。
而你會做我會做。
interval是説,如果115100“一截”,那麼130應該115“一截”,而不是1.5截。
ratio是説,如果115程度是100兩倍,那麼130程度應該是115兩倍,同時是100四倍。
我們所知,智商分數來於統計。
假設人類智商呈現正態分佈,均值100,標準差15. 滿足ordinal。
延伸閱讀…
我大膽猜測,智商是滿足interval。
泛的情況下滿足ratio。
有些任務,你執行速度和智商高度相關。
可能智商每10個點,速度加倍。
比如説鬼谷子問孫臏和龐涓那個問題,我徹底看懂答案,要花10個時。
粗略看懂,2個時。
你了多久?如果要自己做話,會有截止情況出現,智商於某個值話,做不出來。
顯然,我不能獨立解出海盜分金問題,12個球天平稱三次找出重量球問題,轉魔方問題。
雖然這些東西,我幾個時或者十幾個時,可以答案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