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新居入夥儀式:拜四角與搬屋吉日」
搬入新居時,拜四角儀式是傳統家庭入夥的重要程序,目的為祈求五方神明保佑,讓家宅平安,出入平安。


拜四角宜忌:
- 忌在「歲破」、「月破」、「四離」及「四絕」等的日子拜祭。
- 農曆新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過年期間,打掃、搬運及拜四角等活動可免則免,否則有損財運。
- 農曆七月,即相傳鬼門關開放的日子最好亦不要進行儀式,以免招來惡運。
拜四角步驟:
1.擇好吉日吉時。
2. 準備祭品,包括水果、花生、白米及糖果、三杯燒酒和金銀衣紙、觀音帖和地主衣等。
3. 將祭品擺放於廳堂四角及中心點。
4. 將衣紙套裝裡有一張「貴人帖」,將新居地址及住户姓名寫入。
5. 點燃紅蠟燭,並順時針繞著全屋走一圈,誠心默唸出入平安等吉祥説話。
6. 在四角的紅蘿蔔上分別插上 3 支香,而客廳的紅蘿蔔段則上 9 支香。
新居入夥傳統習俗:
- 拜四角前應準備「四角衣」,包括貴人帖、觀音帖和地主衣。
- 入夥儀式後,應在家中水喉、風扇、燈、及冷氣全開,並打開所有窗户,令家中有陽光及風。
- 可以到廚房煲水沖一杯葉,再煮食物如湯丸等。
新居入夥吉日:
通勝中「成日」、「定日」、「滿日」、「宜移徒」、「宜入宅」都是適合進行入夥儀式的拜四角吉日。
1. 拜四角 吉日:傳統習俗與文化意義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拜四角 吉日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習俗,通常在農曆二月二土地公生日前後進行。透過拜四角 吉日的儀式,人們祈求土地公保佑家宅平安、財運亨通。
1.1. 拜四角的由來
關於拜四角的由來,民間流傳著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説法是,拜四角源於早期漢人遷徙來台時,為了祈求在陌生的環境中安居樂業而進行的儀式。由於當時的房屋建築多為土角厝,因此拜四角的儀式便以房屋的四個角落為中心進行。
另一個説法是,拜四角與土地公信仰有關。土地公被視為守護家宅的守護神,因此人們在土地公生日前後進行拜四角儀式,以祈求土地公保佑家宅平安、財運亨通。
1.2. 拜四角的儀式流程
拜四角的儀式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準備供品: 準備三牲、水果、酒水、香燭等供品。
- 選擇吉日: 選擇農曆二月二土地公生日前後的吉日進行拜四角。
- 淨身: 進行淨身儀式,以保持身體的潔淨。
- 點香敬拜: 點燃香燭,向土地公行禮敬拜。
- 拜四角: 依序向房屋的四個角落拜拜,祈求土地公保佑家宅平安、財運亨通。
1.3. 拜四角的禁忌
進行拜四角儀式時,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 不可空腹拜拜: 拜拜前應先吃飽飯,以免肚子餓而影響誠意。
- 不可穿著不潔的衣服: 拜拜時應穿著乾淨整潔的衣物,以示尊重。
- 不可説不吉利的話: 拜拜時應説吉利話,祈求平安順利。
2. 拜四角與現代生活
在現代社會,拜四角的習俗仍然受到許多人的重視。雖然拜四角的儀式流程可能有所簡化,但其背後的文化意義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透過拜四角的儀式,人們表達了對土地公的敬畏和祈求,也希望能藉此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和安慰。
3. 表格總結
項目 | 內容 |
---|---|
由來 | 祈求安居樂業、土地公信仰 |
儀式流程 | 準備供品、選擇吉日、淨身、點香敬拜、拜四角 |
禁忌 | 不可空腹拜拜、不可穿著不潔的衣服、不可説不吉利的話 |
意義 | 表達敬畏、祈求庇佑、心靈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