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崑崙神山的神秘與傳奇
在中國的西部,橫亙著一條蜿蜒起伏的高大山脈——崑崙,以其神秘莫測的氣息和悠久的傳奇,歷來引發世人的無限遐想。
巍峨的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之東,東至柴達木河之源,橫跨中國西部廣袤的土地。全長達兩千五百餘公里,寬度介於一百三十至二百公里,平均海拔五千五百米至六千米,總面積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其主峯崑崙神女峯,聳立於新疆和西藏之交,海拔高達七千一百六十七米,傲視羣山。
崑崙山脈的獨特地質結構,造就了其壯觀的火山景觀。超過七十座火山坐落於此,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木吉火山。這座海拔達五千八百零八米的火山,雖位於高原之上,卻擁有近三百米的相對高度,使其成為亞洲、中國的第一高峯,七大洲最高火山之一。由於其最後一次爆發時間距今已近七十年,因此也被視為是全球最年輕的火山之一。


崑崙山脈的氣候呈現出獨特的區域性差異,西高東低的地勢導致其西部乾燥,而東部則相對濕潤。西崑崙山與中崑崙山交界處,坐落著克里雅山口。山口西側的崑崙神女峯,海拔七千一百六十七米,托育著和田地區玉龍喀什河的源頭。
中崑崙山與東崑崙山的的分界線,位於喀拉米蘭山口和車爾臣河谷。東崑崙山與阿爾金山之間的差異,以阿爾金斷裂帶為分界,阿爾金山以元古代地層為主,而東崑崙山則以晚古生代地層為主。
崑崙山脈與南北相鄰的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均以深大斷裂帶為界。它屬於南亞陸間區與中軸大陸區交界的北緣,見證著地球構造的悠久歷史。
崑崙山脈在新構造運動中極為活躍,後期第三紀以來經歷了約四千至五千米的抬升。葉爾羌拗陷中厚達兩千五百餘米的礫石層,以及第四紀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巖,記錄著地質變化的滄桑。中更新世的玄武岩流和火山口,散佈於克里雅河與安迪爾河的上游。一九五一年,卡爾達西火山羣的一號火山曾爆發,並伴有火山泥石流。
東崑崙山在第四紀以來的抬升超過兩千八百米,使得柴達木盆地的相關沉積物埋藏深度達兩千八百米。崑崙山的新構造運動呈現出間歇性的特徵,葉爾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等河流,形成了四至五級的階地,而各河出山口則疊置著四至五級的洪積扇。
崑崙山北坡屬暖温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降水量稀少。隨著海拔升高,暖温帶荒漠過渡為高山荒漠,降水量隨之增加。在海拔五千六百米至五千九百米的區間形成雪線,雪線以上終年不化的冰川綿延,面積達三千平方公里以上,孕育著中國重要的水源。
崑崙山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影響甚微,反倒處在大陸氣團的持續影響之下,導致年氣温和日氣温波動劇烈。山系中段最為乾旱,而西部和東部的氣候則相對温和。山麓年降水量不足五十毫米,高原區約為一百零二至一百二十七毫米,帕米爾高原附近則最高可達四百五十七毫米。
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崑崙被描繪為萬物的起源之地。其神秘的傳説和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便吸引著無數的探險者和信徒。相傳黃帝在崑崙山得到仙藥,從而登仙而去。而西王母和瑤池仙境,也都被認為與崑崙山存在著千絲萬萬縷的聯繫。
時至今日,崑崙山脈依然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之中,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家和學者深入探尋。這座奇特的山脈不僅是中國西部重要的地理地標,更是一座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傳承的文化聖地。
昆侖山脈:中國傳奇神山
昆侖山脈,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和新疆與西藏的交界處,是中國最大、世界著名的山脈之一。自古以來,昆侖山脈就被視為中國神話傳説中的神山,被賦予了神秘而神聖的色彩。
地理概況
特徵 | 數據 |
---|---|
地理位置 | 中國青藏高原和新疆與西藏交界處 |
長度 | 約 2,500 公里 |
寬度 | 約 400 公里 |
最高峯 | 玉珠峯(6,178 米) |
主要河流 | 塔里木河、葉爾羌河 |
主要湖泊 | 喀拉庫勒湖、色林湖 |
傳説和神話
昆侖山脈在中國神話傳説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認為是諸神居住的地方。相傳,崑崙山脈的頂峯是天宮所在,玉皇大帝和眾仙居住於此。漢代的《淮南子》記載:「崑崙之山,其高萬裏,其廣八百里,下有弱水之淵環之,赤水之際橫之,其上有醴泉,甘露灌溉之。」
地質特徵
昆侖山脈由各種岩石組成,包括花崗巖、片岩和變質巖。山脈呈南北走向,地勢險峻,有許多高聳的山峯和深邃的峽谷。崑崙山脈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孕育了許多大河。
動植物
昆侖山脈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其植被主要為高山草甸和灌叢,有雪豹、藏羚羊、棕熊等珍貴動物。
旅遊價值
昆侖山脈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許多遊客。可前往的景點包括:
- 玉珠峯:崑崙山脈最高峯,景色壯美。
- 喀拉庫勒湖:高原名湖,以其碧藍的湖水而聞名。
- 色林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風光如畫。
- 阿爾金山國家公園:保護崑崙山脈西部地區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
結論
昆侖山脈不僅是一座重要的山脈,更是一個充滿神話傳説和文化內涵的神聖之地。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使其成為中國獨特的旅遊勝地。
延伸閲讀…
崑崙山脈_百度百科
崑崙山(亞洲中部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