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日蓮正宗:流傳千古的佛法
引言:
日蓮正宗,源於日蓮大聖人的教誨,自 1253 年肇建以來,承襲著佛法的根基。其以《妙法蓮華經》為根本,弘揚「南無妙法蓮華經」之法義,為眾生指引通往幸福與繁榮的途徑。
歷史沿革:
1253 年:
* 日蓮大聖人確立宗旨,以《妙法蓮華經》作為開宗基礎。


1279 年:
* 日蓮大聖人建立本門戒壇之大御本尊。
1282 年:
* 日蓮大聖人入滅,將佛法付囑二祖日興上人。
1289 年:
* 日興上人離開身延山,護持日蓮大聖人的正法。
1290 年:
* 日興上人在富士山麓建立大石寺,成為日蓮正宗的總本部。
弘揚教法:
日蓮正宗的教義以「信行」雙全為基礎。
信:對大御本尊和日蓮大聖人教誨的堅定信念。
行:早晚勤行,誦唱「南無妙法蓮華經」題目,並推廣佛法,讓他人也能獲得幸福。
日蓮正宗主張,透過信仰大御本尊,個人願望得以實現,家庭和睦安康,社會和諧繁榮,國家興盛強盛。
全球弘傳:
時至今日,日蓮正宗已在日本國內設有多座寺院,並在海外多國設立分院。信眾遍佈全球各地,共同致力於佛法的弘揚。
表格:日蓮正宗大事紀
年代 | 事件 |
---|---|
1222 年 | 日蓮大聖人誕生 |
1253 年 | 宣唱宗旨 |
1279 年 | 建立大御本尊 |
1282 年 | 日蓮大聖人入滅 |
1289 年 | 日興上人離開身延山 |
1290 年 | 建立大石寺 |
1912 年 | 改宗名為「日蓮正宗」 |
日蓮正宗承襲千年佛法精華,指引迷途眾生通往解脱之路。透過對大御本尊的虔誠信仰和不懈修持,每個人都能淨化心靈,成就真實的幸福與繁榮。
曰蓮正宗:信仰與實踐
引言
曰蓮正宗是源自日本鎌倉時代(1185-1333)的佛教宗派,由日蓮聖人(1222-1282)所創立。其核心教義是「南無妙法蓮華經」、唱唸題目、信奉釋迦牟尼佛為本門佛、多寶如來佛為跡門佛,以及日蓮為本尊。本文將探討曰蓮正宗的信仰與實踐,深入瞭解其獨特之處。
教義
曰蓮正宗的教義建立在《妙法蓮華經》之上,主張它是釋迦牟尼佛於80餘歲時於靈鷲山頂所宣説的最終最高説法。經中指出,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開示了成佛的真理與方法,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
曰蓮正宗認為,《妙法蓮華經》所記載的才是「本門」,即真正的佛法。而其他的佛教經論,包括《法華經》在內的諸經,只是「跡門」,是佛陀為了引導當時的人們而權宜宣説的方便之説。
日蓮聖人更進一步宣揚,唱唸《妙法蓮華經》中的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是成佛的唯一途徑。題目是經文的核心,代表著宇宙真理的本質。
特色 | 內涵 |
---|---|
本門 | 真正的佛法,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尊 |
跡門 | 權宜的方便之説,包括其他諸經 |
題目 | 宇宙真理的本質,唱唸為成佛途徑 |
實踐
曰蓮正宗的實踐主要包括唱唸題目、受持戒律和研習教義。
唱唸題目是曰蓮正宗修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修行者透過不斷唱唸題目,可以淨化身語意三業,達到與宇宙真理合一的境界。
受持戒律也是曰蓮正宗實踐的重要一環。戒律是修行者約束自己的規範,包括十界戒、五戒八戒等。透過持戒,修行者可以防止造作惡業,維護身心的清淨。
研習教義是曰蓮正宗修行者增強信心的方法。透過學習聖人的著作和經論,修行者可以深入理解教義,並將其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實踐 | 內涵 |
---|---|
唱唸題目 | 淨化三業,與宇宙真理合一 |
受持戒律 | 約束自我,防止造作惡業 |
研習教義 | 增強信心,深入理解佛法 |
傳播與影響
曰蓮正宗自鎌倉時代成立以來,歷經了各種迫害和傳播,逐漸發展壯大。在13世紀末,日蓮聖人的弟子尼日昭法師建立了正信會,推動教團的發展。到了江户時代(1603-1868),幕府頒布禁止法華宗的政策,曰蓮正宗受到嚴重打壓。
時期 | 事件 |
---|---|
鎌倉時代 | 日蓮聖人創立曰蓮正宗 |
江户時代 | 遭幕府迫害,陷入困境 |
明治維新後 | 宗教自由政策實施,重新振興 |
1952年 | 創價學會成立,推動全球傳播 |
結論
曰蓮正宗以《妙法蓮華經》為教義基礎,弘揚唱唸題目、受持戒律、研習教義等實踐方式。其獨特的思想體系和嚴格的修行規範,吸引了眾多信徒。在傳播過程中,曰蓮正宗經歷了曲折與挑戰,但始終傳承不絕。其在全球的傳播,也促進了人們對佛教思想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