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屬相和道教關係密切 |十二生肖信仰文化 |十二生肖老鼠第一的背後 |【有信仰打一生肖】

 中國十二生肖紀年鼠居首,這一點人所共知,然而什麼要這樣一種看似不起眼、招人喜歡動物打頭,解釋。

民間廣為流傳的説法是:上天本來想安排牛居首,但老鼠坐在牛角上,後一刻跳到了牛前面,排在了第一。

1074年編纂成書《突厥語大詞典》中bars(虎年)條有一個傳説:一位可汗計算某次戰爭年代出錯,故決定設置紀年法,此下令趕動物過伊犁河,“其中有十二種泅水過了河,於是這十二種動物名字作十二個年名稱。

”它們過河後順序是:鼠、牛、虎、兔、鱷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漢文化中“龍”替換成了“鱷魚”,其餘生肖及順序此完全一致。

不過,可以想見,這是因為後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產生出來解釋性傳説。

一如後世知道“無錫”本是語,而強解“此地本有錫礦,後錫山開採完畢,沒有錫了,故名”。

這視為通俗語源學(folk etymology),古希臘神話中有一類是推源論神話,即解釋某些現象、事件、名稱起源或緣故神話。

這些不是歷史,那麼,這個問題上,合理解釋是什麼?十二生肖如今視為典型中國文化特色之一,但其起源以來是個謎團。

直到近代國門大開,人們發現,不只中國有十二生肖,埃及、希臘和印度有,只是動物種類、順序完全一致——例如印度十二生肖中,應老虎是獅子,而應龍是摩睺羅迦(天龍八部之一蟒神)。

郭沫若認為,世界各族生肖可追溯到古巴倫,中亞居民模仿巴比倫黃道十二宮紀年,由此東傳到中國;他《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推斷中國用以紀年十二地支,源頭黃道十二宮。

黃道十二宮圖人像,出自西方中世紀《貝裏公爵時禱書》,創作於1412年1416年這個問題上,雖然學者間有一些細節爭論,但大體,是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道十二宮十二神獸代表星座聯繫起來。

這其占星術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開始外傳,由此西方發展出十二星座,而東方衍生出十二生肖。

黃道十二宮因十二神獸相配,故古希臘人稱為“動物圈、獸帶”,後簡化zōidiakòs(‘circle of animals’),即英語zodiac詞源,另一個英語詞zoo(動物園)與此同源,可追溯到希臘語zōion(“動物”)。

英國漢學家魏根深《中國歷史研究手冊》中指出:這裏“基本之處,黃道帶西方於通過出生月來決定人性格。

中國,黃道帶是通過一種傳説方式來紀年,因此通過一個人出生年份來決定他性格。

”十二生肖起源於兩河流域文明,這乍看令人,但確實有其可能。

對上古馬車、青銅器、小麥起源研究表明,中國西北內陸通道(即後來“絲綢之路”)年代存在。

另一個可能證據是:兩河文明盛行十二進制,中國文明中盛行是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半斤八兩”十六進制,十六兩一斤),但年、月、時辰計算上採取是十二進制。

,月亮陰晴圓缺原始社會人們而言是週期,因而文明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但紀年、時辰可了,像孟加拉國傳統計時法prohor一天分為8份,其時間計量單位dondo於24分鐘。

我們現在慣於十年(“90年代”)、百年(“世紀”)來分段,而一天中時段劃分,戰國時代有分為10、12、16、18或32個時段習慣,1975年雲夢楚簡的曆書上,一天分為16個時段,直至西漢確定一天12個時段。

即便如此,中國當時歷來使用是干支紀年,是子醜寅卯十二地支,將十二支鼠、牛、虎十二種動物對應文獻只能追溯到東漢王充《論衡》,但為什麼形成這樣應關係,解釋,日本學者中野美代子猜測可能起源於印度。

一種通行看法認為這是東漢後中亞,通過“北俗”傳入中原。

清人趙翼《陔餘叢考》“十二相屬”條中指出:“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相沿廢耳。

”不過1975年睡虎地秦簡、1986年天水放馬灘秦簡出土,證明這種應關係秦代形成。

’謂此。

此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人説zōion,並不僅是野獸類“動物”,而是任何“有生命存在”(animatedbeing),包括魔鬼、諸神、有星宿——乃至有整個宇宙。

無論十二星座還是十二支,其理論基礎是,即相信天地間有某些具備靈性存在,主宰着宇宙間生命力,所以出生星座或生肖人,其個性、命運受這一神物影響。

印度,十二生肖原本是神坐騎,“象頭神”(Hastimukha)迦納什(Ganapati)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崇奉神,系濕婆雪山神女子,號稱“一切障礙主人”(Vighnesvara)和“障礙克服者”(Vināyaka),但他坐騎卻是一隻老鼠——雖然兩者體型,但老鼠是“障礙克服者”。

鑑於老鼠印度十二生肖中出現,此不妨推斷,鼠既居十二生肖首,因為它身上體現着宇宙某種力量。

宇宙時間是,紀年、紀時原本是起見作人分段,由此而來一個問題便是:哪裏才算是個頭?現代人理地覺得:新年是1月1日開始,每一天半夜0點開始,然而,古代文明、地方,計時方式是千差萬別。

英國史學家伊恩·蒂默《歐羅巴一千年》中指出,16世紀初歐洲,新年開始時間有1月1日、3月1日、3月25日、9月1日、12月25日起始時間。

波斯新年瑙魯孜節、東南亞潑水節/宋幹節三四月交春分點附近,這是很多文化中普遍觀念:一年應春回大地起始,而一天應第一縷陽光出現時刻算起。

《貝裏公爵時禱書》:三月,雙魚白羊交界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計時。

睡虎地秦簡《日書》中,提到“子,鼠”,但當時一天時間是寅時(3-5點)算起,並不以“子”居首;西漢王莽改制,採用殷歷,十二月歲首,“雞鳴為朔”,即以雞鳴時一天起始。

文獻記載普遍認為,夏商周三代,夏曆建寅、殷歷建醜、周曆建子——所謂“建子”,即以子月(十一月)歲首的曆法,雖然漢武帝太初改歷後,通行是寅月(正月)歲首夏曆,但周代八百年子月一年、子時一日做法可能深入人心。

東漢班固《漢書·律曆志上》劉歆《三統曆》基礎上發揮:“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紀。

十一月,乾之初九,陽氣伏於地下,始著一,萬物萌動,鍾於太陰,故黃鐘天統,律長九寸。

九者,所以中和,萬物元。

”,許慎《説文解字》解釋:“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

”可見當時觀念認為陽氣在夏曆十一月冬季萌動。

到宋代,理學家邵雍總結出“天開於子,地闢於,人生於寅”一語,《西遊記》第一回引邵雍話説“冬至子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強調“到此,天始有”,説,“子”是宇宙起始。

之所以將一日黑暗半夜子時、一年陰氣隆冬,是因為中國氣化宇宙觀中,認為宇宙之間充滿了“氣”這種生命力,而日夜、四季説是“氣”消長變化。

《黃帝內經·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認為黃昏時“氣”,而入夜後“氣”鹹伏,直到夜半陽氣生,發生變化。

換言之,子時氣化宇宙點開始出現變化,所謂“一元復始,萬象”起點。

説,這種觀念,一天、一年不是黎明、春天開始,而是“陽氣”開始萌動時就算起了。

像嬰兒,不是它呱呱墜地那天才算起,而是它母體內受孕結合胚胎那一刻生命了——因此,中國傳統“虛歲”是受孕時算起,往往顯得西式實歲要多上一年。

古羅馬,每天時辰是黎明算起,如第1時於現代早晨6點;羅馬人尊敬神祇之一瑪圖塔聖母(母親)是生育、起源和曙光女神,可見羅馬人觀念中,這三者密切相關。

中國沒有這樣神靈,但推想可知:中國人觀念裏,宇宙、時間、生命胎動是陰陽氣初露消長黑暗中開始了。

生活實踐中,這曆法規定有兩個顯優點:新年定隆冬,則可以歡慶、休息而耽誤農時;一日半夜,則可以時間,因為四季晝夜消長,每天太陽升起時間。

這是它最初普遍採用根本原因。

有可能,這種生命、時間本源觀念,導致了中國人慣於老鼠列為十二生肖首。

鼠應地支“子”。

《史記·律書》解釋:“子者滋,滋者,言萬物滋於下。

”《漢書·律曆志》説:“孳萌於子。

”子、孽指陽氣始萌,為生命;“字”是指孳乳衍生出文字。

老鼠是夜半陽氣萌動時人熟知動物,而且繁衍生殖能力,當十二生肖出現時,用來和十二地支“子”應,可説順理成章。

值得注意一點是:“鼠”字最初並不僅指老鼠。

《説文解字》:“鼠,穴蟲總名。

象形。

凡鼠屬鼠。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解釋得明白:“鼠,穴蟲總名。

其類而謂鼠。

”參照《説文解字》中“鳥”解釋可以讓我們地理解這一點:“鳥,尾禽總名……凡鳥屬鳥。

”説,“鼠”當時不是某一種動物“種名”,而是一類動物“類稱”,所有“穴蟲”可稱“鼠”。

這種思維方式雲南基諾族中可見到,他們所有動物分為三大類:梢(獸)、合(鼠)、厄(鳥)。

三類動物分屬於獸神:“梢”指四腳、能山上跑動物;“合”指有四腳、能樹上爬小動物;“厄”指兩腳而能飛動物。

日語中,“鼠”(ネズミ,nezumi)詞源考是指“棲居動物”,並非特指。

我們現在是會9000多種鳥類稱作“鳥”,但會所有穴居動物稱作“鼠”了,其詞義化。

不過,漢字中可看到最初痕跡:“鼠”為部首,包括鼬、鼯等動物,其中有一些不是老鼠所屬的齧齒目動物,如鼩鼱屬鼩形目、鼴鼠屬食蟲目。

貂(鼦)現在看作食肉目鼬科動物,但《説文解字》説:“貂,鼠屬。

”而“鼫鼠”一詞可以用來指昆蟲類螻蛄。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三·鼫鼠》:“鼫鼠處處有,居土穴、樹孔中……食粟、豆,與鼢鼠俱田害。

《本草經》雲:‘螻蛄一名鼫鼠。

……」,將干支紀日和多種動物相配,於登山涉水時,施行劾鬼禁法術(這些鬼神是動物變化而成,若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

”詩每句句首一生肖,全詩十二句,十二生肖,可作藏頭詩講。

詩中表現了生肖動物生活習性,同時融入了神話傳説,栩栩如生地描繪出各個生肖習貌特徵,暗含着人們其緻入微觀察及喜愛情。

十二生肖來源於遠古多神宗教圖騰崇拜,雜糅了各族各氏動物形象。

我國本土宗教——道教,受到多神崇拜原始氏族宗教和神話傳説影響。

有“川西第一道觀”美稱青羊宮十二生肖形象融合於整個道觀造型設計之中。

青羊宮內保存、造型建築八卦亭中,供奉着老子騎着青牛塑像,生肖牛能成道教先師坐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青羊宮內單角青羊造型,包含了十二生肖特徵,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龍角、蛇尾、馬嘴、羊胡、猴頭、雞眼、狗肚、豬臀,為清朝雍正元年大學士張鵬翮捐贈。

底座銘文雲:“京師市上得銅羊,移往成都古道場。

出關尹喜似相識,尋到華陽樂未央。

”落款為“信陽子題”,信陽子乃張鵬翮號。

民間傳聞,身體者摸此銅羊可以“緩解疼痛”,這可間接表明宗教神物特殊作用。

作為道教思想內核哲學典籍之一,《莊子》中存有一關於生肖雞故事:紀渻子替齊宣王馴養鬥雞。

十天後,王問雞是否馴養。

紀渻子回答沒有,它表面上氣勢洶洶,負,一股血氣。

十天後,王問紀渻子,他答道:“沒有,雞會受到其他雞叫聲和影子幹擾,影響其發揮。

”十天後,王忍不住詢問,紀渻子認不行,雞會氣勢洶洶地看着方。

這後等了十天,紀渻子於馴化得差不多了。

此時雞面別跳叫雞,沒有任何反應,看起來好像木頭做,這才具備了鬥雞精神。

其他雞應戰,看見這隻雞轉身逃跑了。

後來,文中“木雞”褒義轉化成語“呆若木雞”貶義詞。

可見,生肖意藴內涵使用方式,歷史演進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

歌頌實幹之氣辛丑年即去,生生不息陽剛氣壬寅年到來了,生肖虎,虎虎有生氣。

十二生肖產生和應用,是中華民族進,享受生活產物。

生肖是生命符號,這種行為文化,是人類創造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高度抽象觀念物。

老虎是十二生肖精彩代表,其形象,是生產、生活中形成。

自然界虎是典型山地林棲動物,我國見老虎,毛色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

老虎四肢有力,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是智慧象徵。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説:虎夜間一目放光,一目看物,聲吼如雷,風從而生,百獸震恐。

老虎走起路來有力,有王者氣象。

老虎額頭上斑紋漢字“王”字,百獸王是天命所賜。

老虎人交往密切,社會發展,故事多。

作家任林舉同志説:人老虎是“互愛互殺”,他《野生東北虎尋蹤》一文中,引入動保人士郎建民話説:“來説,老虎如果想人發起攻擊,會發出任何聲音,不要説刻意製造聲音,老虎習性,如果它們想發起攻擊,悄無聲息地撲上來了,像這種吼,雖然飽含情緒,屬於某種談判或話性質,只要你們繼續‘進犯’它們領地,會有危險衝突。

”我國古代人民是干支紀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相傳黃帝出生年天干甲,地支子,因此黃帝出生年定為甲子年,第二年為乙丑年,干支順序表中十二年一輪,六十年一週期,延續,這是個奇蹟!但是,這種時間文化,多士大夫階層掌握,當時人民識字不多,想要記住自己所生年份困難。

於記憶和推算年份,人們十二種動物十二地支應動物計時方法,每年一種動物作為一年屬相,生動,記憶。

如2021年干支是辛丑年,屬是牛;2022年干支,壬寅年生肖虎。

“五行六十甲子納音表”列為金箔金,使生肖文化內容。

十二屬相中動物,是選擇過程達到各部族認識統一,十二屬選擇是家中六畜(馬、牛、羊、雞、犬,豬);洞中三傑(鼠、兔、蛇);獸中三王(百獸王虎、海中王龍、深山無虎時猴子稱王)組成。

十二屬相排列序説法是,動物習性和時辰關係來解釋,但有以下説法:一、動物腳趾雙數分陰陽,單數陽,雙數陰。

老虎腳趾五,屬陽,列為第三。

二、數字,數字是中國人第二語言,三、五、九有內涵吉祥寓意,因此,選虎、龍、猴來承擔。

三、有體虧説,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龍無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睛(瞳)、猴無臂、雞無腎、狗無腸、豬無筋説法。

總之,十二生肖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事,而是人類歷史中、選擇、排列形成並確定。

十二生肖是一個生命整體,每個數字放在這鏈條上觀察,才能發現其中奧秘。

十二生肖秦朝形成了記錄。

東漢學者王充《論衡》“物勢”中記載:寅木,其禽虎;戌土,其禽犬;午,馬;子,鼠;卯,兔;亥,豬;後補上了龍。

説十二生肖是逐步形成,自此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搭配,達到。

鄭先興先生其撰寫《民間信仰漢代生肖圖像研究》一文中指出,民俗所謂十二生肖主旨,是兩兩相合,六道輪迴。

第一組“牛和鼠”,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勞;第二組“老虎和兔子”;虎代表,兔子代表。

第三組“龍和蛇”,龍代表,蛇代表;第四組“馬和羊”,馬代表一往直前,直奔目標,羊代表和順;第五組“猴和雞”,猴代表,雞打鳴報時代表恆定;第六組“狗和豬”狗代表,豬代表隨和。

老虎入選生肖後,成為人創作觀念動物,是民間信仰中仁獸。

延伸閱讀…

十二生肖信仰文化-農曆網

十二生肖老鼠第一的背後,藏着中國人的神秘信仰

遠古時期,老虎許多部落圖騰信仰物。

有泛的民眾基礎。

老虎進入生肖系統後,雖然和其他生肖平起平坐,佛堂中神像與其他生肖大小,是獸首人身,但是它那主持正義、除暴安良人文性格,受民眾歡迎。

天然老虎減少歷史環境中,老虎王者形象進入民間,成了民間信仰中保護神。

有部落虎尊為自己祖先,有虎建廟,自稱虎族,曆法虎打頭。

農曆正月寅是虎月,敬虎活動每年臘月二十三開始了。

華北和西北及西北農村多地區,家家户户掃房。

售制年貨,蒸制過年食品,剪貼過年窗花兒時,少不了虎神題材。

虎神題材中有“下山虎”、“爬虎”、“娃娃騎虎”、“懷孕虎”老虎家族。

山西、陝西地有捏製各種面花兒、虎饃,用來串親、饋贈習俗。

人們認為這些虎饃可以鎮保家一年;北京地區農村有用布縫製成布老虎枕頭習俗,既是兒童玩具,又是實用的牀上用品;戴虎頭帽可以彰顯男孩兒陽剛氣,是全國許多地方喜歡民俗現象。

觀念虎民間受到歡迎,宗教不失時機地將虎捧上自己神壇。

佛教中受如來佛委託,大勢菩薩選十二種動物天宮守護神,老虎是寅時守護神。

頭戴虎冠,左手持明珠,右手拿寶棒,與其他生肖一起組成了護佛體系。

道教生肖教義融合得天衣無縫,道教宮觀中,可見到生肖文化痕跡。

神獸分明,主持正義,是民間文學生動角色之一。

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大街小巷流行兒童遊戲“跳皮筋”,小孩兒們跳着,一邊兒唱着:“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吃杜魯門!”杜魯門是當時發動侵略朝鮮戰爭美國總統,北京兒童唱着歌謠咒罵他,説明仁獸是多麼分明。

中國人民喜歡神虎,因為它機智主持正義、公平。

歌謠是這樣講:百獸王列第三,不爭名利不爭;神虎避邪主正義,為保平安永向前。

  時間向前走,春節臨。

生肖紀年的説法,2020年應該是農曆鼠年。

,出生年份來算,我們有一個“屬相”。

那麼,十二生肖是怎麼來?什麼看上去很不起眼老鼠會排在首位呢?  十二生肖,叫“屬相”,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它們歷史,先秦時期,典籍中就出現了相關記載。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出兩批秦代竹簡:其中,《日書》裏有關“盜者”內容十二生肖接近,如“子,鼠,盜者鋭口,;醜,牛,盜者鼻長頸……”  到了漢代,十二生肖基本定型。

東漢時期,王充寫了一部《論衡》,其中提到:“寅,木,其禽虎……亥,水,其禽豕……”寫明瞭十二生肖和對應十二地支屬性。

  時間流逝,有關十二生肖説法斷完善,人們接受並流傳。

  比如,南朝時,沈炯寫過一首《十二屬》,詩中寫道:“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窗開。

龍隰青翠,蛇柳徘徊。

馬蘭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蹠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官。

”  有關生肖掌故,人們總能聊上幾句,但它們由來論。

  有一種説法認,生肖文化起源於圖騰文化,有象徵意義:上古以來,部落有自己崇拜動物,例如牛是農耕社會象徵,相傳神農氏炎帝是“牛頭人身”,所以炎帝後裔牛圖騰。

  還有人表示,十二生肖起源於動物崇拜。

原始社會中,人類生產力,豬、牛、羊牲畜農事活動關係密切,虎、蛇動物可能威脅到人自身安全,人們會感到恐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生肖形成。

  除此之外,有學者提出一種觀點:十二生肖既動物有關,有“天文學”背景,與古人對星象聯想有關係。

午馬、辰龍、寅虎,這些星座形象有關係。

  ,有“十二生肖是外來”説法,但得到認可。

  十二生肖作為紀年一套符號體系,看似不起眼而且有點討人嫌老鼠,其中名列榜首,這是啥原因?   中國古代學者一晝夜十二時辰角度作出解釋。

天地一片時,鼠類時夜半時出來活動,將天地咬出一道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開天闢地後,人們要種田生,牛那時是耕田主力,所以應牛。

巴比倫黃道十二宮,是地球繞着太陽公轉一週(一年)時,從地球觀測太陽背後恆星分佈(星座),每一宮代表十二個月中某一月,前4世紀傳入古典希臘後,希臘語稱為zōdiakos kuklos「黃道帶」(翻為「小動物圈」,zōdiakos意為小動物)[3]。

十二生肖應十二地支。

採行太歲和干支紀年後,每一生肖代表十二歲中某一年,如東漢《太平經》〈有德人祿命訣〉:「寅、申之歲……寅文章,木鄉,山林猛獸,不可當。

但宜,天遣令狩,數見,多畏之者,名之為虎……申為其衝,了相亡,多畏夜,但能緣木上下」,文中將虎和寅、(緣木上下)猴和申配,可見得生肖和干支紀年東漢時已有應。

後世生肖多年相配,供人推算年命。

但先秦日書中,生肖用來配日,紀日干支十二支相配,於佔盜,追捕盜賊[4]。

《抱朴子》記載「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稱當路君者,狼;稱令長者,老狸。

卯日稱丈人者,兔;稱東王父者,麋也;稱西王母者,鹿。

……」,將干支紀日和多種動物相配,於登山涉水時,施行劾鬼禁法術(這些鬼神是動物變化而成,若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

延伸閱讀…

別再説沒有宗教信仰,你的屬相和道教關係密切

搜索結果_基督教有沒有十二生肖之説

巴比倫黃道十二宮動物之外,有雙子、室女、半人馬人形圖像。

學者普遍斷定它十二生肖無論組成、排列順序和運用方面截然不同,有淵源。

[5][6][7][8][9][10]
現行十二生肖動物,定形於東漢。

戰國時期,有組合。

先秦文獻如《詩經》、《左傳》,當時已有馬、牛、龍、蛇午、醜、辰、巳四支相配應記載。

但於十二生肖民間所用,受先秦上層文人重視,而沒有十二種動物十二地支相配地記載下來。

傳世文獻中十二生肖記載,首見於東漢王充《論衡》。

[14]
有關十二生肖記錄甘肅天水放馬灘和湖北雲夢睡虎地甲、乙兩種《日書》。

睡虎地甲、乙兩種《日書》抄本寫成年代前250年前246年,其內容形成年代前278年左右;放馬灘《日書》年代睡虎地《日書》相去,其甲本內容睡虎地《日書》晚出,但前者抄寫年代晚於後者,兩本秦隸系統《日書》內容和編寫年代於前3世紀。

[15][13]有第三部《日書》值得一提,湖北隨州市孔家坡墓出土了《日書》十二生肖記錄,下葬年代前142年。

三部《日書》中《盜者》篇,十二支配十二獸占卜盜者,內容包括盜者相貌、性別、藏身之處及性格、特長、身份。

盜者認為十二生肖有着某種聯繫,人們可以通過相關生肖來預判盜者相貌以及藏身之處。

此外,睡虎地《日書》中有類《十二支死咎》篇,十二地支詞配合進行占卜。

[11]
關於十二生肖起源有很多説法,雖然許多人認定十二生肖應有其本土起源,但於十二生肖如何形成及其來,無定論和共識。

主張十二生肖源自華夏本土論者,有三類[16][17]:
民間傳説則認十二生肖由來是玉皇大帝讓所有動物來舉行賽跑競賽,到達目的地十二種動物,選為生肖表徵。

這個傳説主要情節是環繞「貓、鼠、牛」三種動物上,傳説貓老鼠跑得,他們求牛幫渡河,途中老鼠起了歹意,將貓推下水,然後到目的地時,全力向前衝刺,取得冠軍,其後次序是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從此後,落水貓老鼠懷恨心,見到老鼠追殺一番[18]。

另一種説法是如來佛祖指定十二種動物鎮守通天路,每種動物輪值一年。

大勢菩薩發帖請受選動物前來,並按序排列貓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

但為首貓得,溜走了,於是老鼠成了第一位,然後一頭豬跑來排後。

當佛祖駕臨時,貓沒有回來。

佛祖懲罰貓,場十二種動物分配工作——鼠開始而豬結束。

於是,十二生肖中見了「貓」[19]。

《爾雅》月陰月陽、歲歲陽名稱干支有關係,然細節無人得知。

於古人何以採用這些名稱,其含義為何,學界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近年來,聶鴻音和黃振華嘗試藏緬語系中尋求解決方案,提出“歲陰”出自藏緬語十二獸和“歲陽”出自藏緬語五行,兩者是古藏緬語同音轉寫。

孔慶典前人聶鴻音和黃振華 (1999) 與(2007) 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楚帛書《月忌》和《爾雅·釋天》中所載歲陰(十二歲名)和月陰(十二月名)名稱,現代藏緬語系(舉例數排名彝語支、羌語支、緬語支和藏語支),乃至蒙古語和日語20世紀現代語言加以,語音角度推論歲陰、月陰名稱為十二生肖原型。

[11]
楚帛書是1942年湖南長沙子彈庫出土帛書。

楚帛書年代Cook和李零 (2004) 前300年,即可知年代雖於秦簡《日書》,但相去,兩者出土文獻年代於前3世紀,[20]秦簡《日書》所載十二獸今日所熟悉十二生肖,而楚帛書十二月名,孔慶典認為是藏緬語版十二獸。

[11]
孔慶典認為十二生肖是起源先秦某個藏緬語系民族,後來傳播中國和印度。

[11]
前1千年以來巴比倫黃道十二宮體系開始遍及埃及、[22][23]希臘、[24]羅馬[25]和印度[26]西方古文明國。

黃道十二宮隋唐時傳入中國,叫做「十二星宮」,韓愈、蘇東坡自己十二宮星座算命。

十二星宮傳入中國後,本土道教吸收,並中國傳統曆法中十二地支應起來[27]。

十二地支起源於商朝,,但目前可見實物商朝甲骨文。

十二生肖見於戰國晚期秦簡,東漢時生肖和干支紀年搭配。

干支紀年加以簡化,變成只用生肖紀年,生肖紀年法中國周邊少數民族所使用曆法影響,西北地區,分佈範圍甚廣。

突厥興起以來,開始遍及歐亞東陸大半,其中包括了西北地區青藏高原吐蕃,和蒙古草原、哈薩克草原、及西伯利亞南部,乃至部分東歐大草原突厥語部落。

[28][29][30][31]
這套易懂12週期循環曆法,同時期唐朝內地、東北平原渤海、新羅和日本所使用60週期循環干支紀年法形成,不過屬於中國曆法體系。

記載,生活葉尼塞河下游黠戛斯使用過回鶻十二生肖紀年法。

[32]十二生肖紀年法後世突厥、蒙古和哈薩克族曆法有着影響。

[33][34][35][36]據匈牙利學者Rona-Tas (1999) 指出匈牙利語中「龍」是匈牙利人早期中世紀時使用突厥十二生肖紀年法時引入。

[37]
據現存資料自6世紀起,生肖紀年突厥人使用,其後開始擴散歐亞大陸,並周邊突厥語民族傳播,與此同時青藏高原吐蕃開始使用生肖紀年法。

生肖紀年法中國周邊少數民族所使用曆法影響,其中還包括西南少數民族,西北地區,分佈範圍甚廣,其影響中亞,乃至早期中世紀東歐地區。

[28][29][30][31][37]
有關十二生肖紀年文獻記載,始見於《周書》《宇文護傳》,其中一封宇文護(515年—572年)家信裏提到生年屬相,由此可知當時北周中原境內民間已有十二生肖紀年。

有關突厥與中原紀年法傳世文獻中記錄見於《隋書》,其中提到沙缽略可汗584年致書中所用」「辰年」,「辰年」是地支來表示年代方式,但並通用於漢文中,是中原傳統干支紀年同義詞。

同書記載了586年隋朝突厥頒行曆法,不過突厥人一段時間內採納中原干支紀年,而出土資料顯示,直到10世紀末左右,干支紀年首次出現西州(吐魯番)回鶻人突厥文文獻之中,此期間,突厥人使用是生肖紀年法。

[1][32]
突厥十二生肖紀年記載出自571年布穀碑(英語:Bugut inscription),其中提到了「兔年」。

[1]《布穀碑》是一塊屬於早期蒙古高原突厥王子石碑,粟特文和梵文兩個譯本撰成,年代屬突厥分裂之前,是已知突厥碑銘。

有學者因此而斷定8世紀古突厥文是粟特文發展而來,不過有學者如Ishjatms (1996) 認為古突厥文是漢字衍生版,蒙古人民共和國色楞格河下游1世紀匈奴墓葬出土了類似陶文匈奴字符。

[38][39][40]於突厥紀年法史料,有關6世紀10世紀之間生肖紀年記錄分佈勻,一些能見到紀年碑銘包括8世紀葛勒可汗所立《磨延啜碑》、《鐵爾渾碑》和牟羽可汗所立《台斯碑》。

[1]
十二生肖紀年法,10世紀初突厥人出現了五行生肖法,其特徵是生肖分類五行之一輔助分類詞組合在一起,這種五行+生肖組合可以地轉化相應干支紀年。

如此跳出了生肖紀年原有12年週期,理論上達到了60個紀年週期,而言少數民族,五行+生肖組合要天干+五行+生肖組合和易懂。

其中主要見於10世紀11世紀初高昌回鶻文獻。

[1]
納音干支相配見於戰國末年時期睡虎地《日書》和西漢時期《銀雀山漢簡》,從出土資料年代,其起源可能前2世紀左右。

其後五行替代了角、微、宮、商、羽五音並細化,儘管歷史,五行納音內容變化,五行納音中無論如何演變,其60甲子五行屬性劃分。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歷日可知,納音7世紀中葉起唐朝西州地區進入曆書,840年回鶻汗國滅亡,而部分回鶻人西遷至該地後,開始進一步將生肖法改造60循環週期納音生肖法。

14世紀高昌回鶻人的曆書中出現了「五行山嶽土」與「五行礦中金」五行納音語。

以下法國學者Bazin (1991) 提出五行(納音)生肖應方案列表。

[1]
吐蕃史前曆法,即7世紀以前,考證,但文獻記載,最初吐蕃只有十二生肖紀年,隨後十二生肖和五行結合,繼之五行分陰陽十數,替代十天干,十二生肖代十二地支,構成60年循環週期。

[14]有文獻記載曆曆書《暮人金算》、《達那窮瓦多》、《市算八十卷》、《珠古地方冬、夏至圖表》(珠古地方指今青海)、《李地方屬年》(李地方指今新疆和闐)、《算六十》(部吐蕃姓氏)典籍於704年吐蕃,認為典籍是突厥或中原這兩個地區傳入,《算六十》記載五行+生肖組合突厥曆法相似。

[31]
陰陽五行生肖法見於位於今西藏拉薩821年《唐蕃會盟碑》上所載日期,此碑用吐蕃文和漢文記載了長安會盟內容。

[1]
長安會盟日期所指三種紀年方式,彝泰七年、長慶元年代表雙方官方年號,其中彝泰吐蕃唯一年號,與中原建立邦交時臨時所用,意圖強調地位,「陰鐵(金)牛年冬十月十日」是雙方接受紀年方式。

821年是辛丑年,即牛年,漢蕃牛年指同一年。

「陽水虎年」與「陰水兔年」指壬寅年癸卯年。

[14][1]此外,西夏時期敦煌莫高窟有吐蕃文題記日期「陽水鼠年」(832年)與「陽木虎年」(834年),內容365號洞窟寺落成和祭祀開光,美國學者W. South Coblin外翻譯成英文。

其中漢蕃文字提到一位9世紀中葉沙州漢人僧侶洪辯,應為題記作者。

[1]
與突厥人五行(納音)生肖法是,吐蕃陰陽五行生肖法中五行只同天干有關,而地支無涉,前者五行一個天干與地支聯,兩種方法不能互代。

[1]不過吐蕃這套紀年方法,並不是很流行,時間內使用易懂十二生肖紀年法。

《敦煌吐蕃文歷史文書大事編年》所記650年763年110餘年間大事,只用十二生肖紀年。

[31]而僅出土民間購買契約文書而言,可斷定9世紀時吐蕃,無論是官方或是民間採用生肖紀年法。

大英博物館斯坦因藏品32號另有一副觀音畫像題記,吐蕃文日期為「龍年」,即漢文「丙辰年九月十五日月盈日」,吐蕃文日期使用是具有西北風格十二生肖紀年法。

[1]
生肖可和年、月、日、時應,這是因為干支或地支去紀年、月、日、時,地支生肖加以代換。

目前人們習慣生肖年,而命理學用生肖表示時辰,其因為干支和十二時辰制現代常用度,所以生肖表示而已。

農曆換干支和生肖起始點正月初一,因為農曆曆法,一年正月初一首。

八字命理換干支起始點立春,因為八字所用星命月以十二個節氣劃分一年月份,其一年立春[41][42][4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