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棟】李成棟:明朝末代將領的傳奇與爭議

李成棟:從大屠殺者到南明忠臣

昔日令人髮指的「嘉定三屠」元兇李成棟,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南明永曆政權的忠誠將領,並死後獲追贈王爵?這段撲朔迷離的歷史,耐人尋味。

與清廷反目,歸附南明

李成棟 Play

永曆二年的廣州兵變,標誌著李成棟與清廷的決裂。得知南昌總兵金聲桓、副將王得仁反清的消息,李成棟認為時機已到,率部屠殺遼東籍漢八旗士兵,挾持總督佟養甲歸附永曆帝。此舉獲得永曆帝的嘉許,封他為惠國公,節制兩廣事務。

殘忍成性,戰功赫赫

李成棟

李成棟早年在明末農民軍中展露頭角,後轉投清廷陣營,卻因官位受限而心生不滿。殘忍成性的他,曾親自指揮「嘉定三屠」,屠殺十萬嘉定民眾,震驚中外。降清後,又擒殺南明隆武帝朱聿鍵、紹武帝朱聿鐭,令永曆帝屢屢陷入絕境。

身不由己,禍不單行

李成棟官拜廣東提督,卻無實權,軍事行動受佟養甲節制。佟養甲出身漢軍旗,看不起李成棟的叛將身份,常出言羞辱。李成棟忍無可忍,殺死佟養甲,舉旗反清。

忠誠奉獻,戰敗身亡

歸附南明後,李成棟對永曆帝異常忠心,親自率軍抵禦南下清軍。然而,在清軍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永曆三年,李成棟在信豐被清軍擊潰,逃亡時溺於河中。永曆帝深感惋惜,追贈他為太傅,追封寧夏王。

事件 時間 主體 對象 結果
嘉定三屠 順治二年 李成棟 嘉定民眾 十萬人喪命
歸附永曆政權 永曆二年 李成棟 清廷 廣州兵變
殺死佟養甲 永曆二年 李成棟 佟養甲 佟養甲被殺
溺水身亡 永曆三年 李成棟 清軍 被清軍擊敗
追封寧夏王 永曆三年 永曆帝 李成棟 追贈太傅

1. 李成棟生平與功績

李成棟,原名李大成,晚明清初重要將領。1620年投降後金,受封為勇烈王,史稱「丁勇王」。1644年,李成棟率軍入關,參與李自成圍攻北京,後歸降清軍。

軍旅生涯

時期 事件
1645 參與揚州十日屠城
1646 降伏何騰蛟、丁魁楚等南方明軍將領
1649 奉命鎮守江寧
1653 受封江寧藩王

反清復明

1659年,李成棟與桂王朱由榔等反清勢力聯合,在廣東、福建等地發起大規模起義。清軍派遣鄭成功、耿繼茂等部圍剿,李成棟部勢力逐步衰退。

晚年

1661年,李成棟部被鄭成功擊敗,李成棟身中流矢,逃往安南(今越南),1662年病卒。

評價

李成棟是一位勇猛善戰的將領,在明清之際的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功績包括平定南方明軍、鎮守江寧,但也因參與揚州十日屠城而受到爭議。起兵反清雖失敗,但顯示出他對清朝統治的不滿,為後人所同情。

延伸閲讀…

李成棟_百度百科

李成棟助清血浴嘉定為何能被永曆帝追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