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獸:中國古代的神話象徵
起源與演變
上古神獸「四象」,源自遠古神話,以水、火、木、金象徵四方分佈。虞夏時期,四象演變為四季,按震、離、兑、坎四卦排列。到了春秋戰國,孔孟學派提出四象為五行木、火、金、水,土居中不入四象。
漢朝時,四象又指四方星宿,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雲笈七籤》稱:「夫四象者乃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這四種神獸也稱「四靈」,常作為戰場上的保護神。


道教經典《北帝真經》中,四象被尊稱為「神君」,分別是「孟章神君」(青龍)、「監兵神君」(白虎)、「陵光神君」(朱雀)、「執明神君」(玄武)。
傳説與意涵
民間傳説,遊俠常在身上刺青四象神獸,以彰顯身份。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唐伯虎名言「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也出自此句。
青龍,屬木,象徵生機仁德;白虎,屬金,象徵肅殺煞氣;朱雀,屬火,象徵烈日炎炎;玄武,屬水,象徵長壽安寧。
方位與意象
四象神獸守護四方,與天地五行相應:青龍守東方,屬木,應春天;朱雀守南方,屬火,應夏天;白虎守西方,屬金,應秋天;玄武守北方,屬水,應冬天。而位於中央的,則是屬土的黃龍(或應龍),象徵萬物生養之源。
文化意涵與應用
四象神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於節氣、玄學、建築等各個領域。從影視作品到建築規劃,它們以其豐富的象徵意義,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
表:四象神獸與方位、屬性對應關係
神獸 | 方位 | 屬性 | 季節 | 象徵意義 |
---|---|---|---|---|
青龍 | 東 | 木 | 春 | 生機仁德 |
白虎 | 西 | 金 | 秋 | 肅殺煞氣 |
朱雀 | 南 | 火 | 夏 | 烈日炎炎 |
玄武 | 北 | 水 | 冬 | 長壽安寧 |
黃龍 | 中 | 土 | 全年 | 萬物生養 |
東西南北,青龍玄秘
東西南北為四正方位,代表著宇宙中空間與時間的流動。而在中國古代文化中,這四個方向還與相應的「四靈」神獸相呼應,其中東方的青龍便是四靈之首。
方位 | 神獸 | 特徵 |
---|---|---|
東 | 青龍 | 青色,似龍非龍,威嚴莊重 |
西 | 白虎 | 白色,似虎非虎,威猛勇武 |
南 | 朱雀 | 紅色,似鳥非鳥,靈異非凡 |
北 | 玄武 | 黑色,似龜非龜,智慧堅毅 |
青龍護衞東方
青龍象徵著東方,具有著無比的守護力量。傳説中,青龍掌管著春季萬物的生長,主管風雨雷電,是驅邪避害的吉祥之物。而與之相對應的「東方青龍七宿」更是組成了天空中的一條巨龍,守護四方安定。
青龍文化的傳承
青龍的形象不僅體現在傳説中,還融入了古代建築、藝術、服飾等各個方面。
- 建築:故宮、天壇等古代建築中常出現青龍的裝飾,彰顯著皇權的威嚴。
- 藝術:國畫、陶瓷、刺繡等傳統藝術中也常有青龍的題材,展示著中國文化的精湛。
- 服飾:皇帝、官員的朝服上常繡有青龍的紋飾,象徵著尊貴與權力。
青龍與五行
在五行學説中,青龍與木相配,代表著生長和發育。因此,在實務應用中,青龍方位常被用於風水佈局,以增強運勢、化解煞氣。
東西南北,青龍玄秘。青龍作為四靈之首,不僅是傳説中的守護神獸,更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符號。從建築、藝術到服飾,青龍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文明中永恆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