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東部教會舉辦「二二八和平紀念主日感恩禮拜」
悼念二二八事件罹難者張七郎醫師,東部中會鳳林教會與大安、光濱教會聯合舉辦「二二八和平紀念主日感恩禮拜」,首次於張七郎醫師墓園舉行。


當日,張七郎醫師的家人、鳳林教會會友、鄰居及返鄉青年等齊聚一堂。鳳林教會牧師禾撒表示,張七郎醫師曾協助附近教會的建立,此次感恩禮拜由鳳林、大安、光濱三間教會共同舉辦。
張七郎醫師1921年舉家遷往花蓮鳳林,並將醫院遷至當地。他除了提供免費醫療服務,還收養了許多孤苦無依的兒童。
二二八事件中,張七郎醫師和三位兒子無故被捕,其中三人遭殺害。其三媳婦張玉蟬表示,當時全家人搬至農園度日,直到解嚴後才開始談論這段傷心往事。
項目 | 內容 |
---|---|
名稱 | 「二二八和平紀念主日感恩禮拜」 |
主辦單位 | 東部中會鳳林教會、大安教會、光濱教會 |
舉辦地點 | 張七郎醫師墓園 |
舉辦日期 | 二月二十八日 |
受難者 | 張七郎醫師、三位兒子(張宗仁、張依仁、張果仁) |
歷史背景 | 二二八事件 |
紀念意義 | 悼念受難者、促進和平與和解 |
參與者 | 張七郎醫師家屬、鳳林教會會友、鄰居、返鄉青年等 |
主要活動 | 感恩禮拜、祈禱、獻花 |
牧者感言 | 鳳林教會牧師禾撒表示,本次活動意義重大,希望促進教會間的團結與合作。 |
林鳳墓地:傳奇女俠的長眠之處
林鳳墓地,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青龍石山,是傳奇女俠林鳳的長眠之地。林鳳墓地是香港的一座文物,並已被列入「古物條例」的歷史建築物中。
林鳳生平及其傳奇
林鳳,原名王桂林,生於西元1914年。她是一位傳奇的革命黨女俠,曾參與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等。林鳳生性俠義,曾多次協助抗日組織和左翼青年逃離國民黨的追捕。
在1949年國共內戰後,林鳳前往香港。1992年,林鳳病逝於香港,終年78歲。
林鳳墓地的結構與特色
林鳳墓地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環境清幽。墓地由墓碑、祭台、香爐和圍牆構成。
- 墓碑:墓碑呈三角形,正面刻有林鳳的姓名、生卒日期和「中華民國女俠之碑」等字樣。
- 祭台:祭台位於墓碑前,供後人祭拜。祭台上有香爐和供品桌等擺設。
- 香爐:香爐位於祭台中央,為後人敬香祭拜之用。
- 圍牆:墓地周圍建有圍牆,將墓地與外界隔開。
結構 | 特色 |
---|---|
墓碑 | 三角形、刻有林鳳姓名和「中華民國女俠之碑」字樣 |
祭台 | 位於墓碑前,供後人祭拜,有香爐和供品桌 |
香爐 | 位於祭台中央,為後人敬香祭拜之用 |
圍牆 | 將墓地與外界隔開 |
林鳳墓地的文物價值與意義
林鳳墓地是香港的一座文物,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是革命黨時期反抗國民黨暴政的象徵,也是香港左派歷史的一部分。
林鳳墓地也成為人們緬懷林鳳這位傳奇女俠的場所。她的事蹟至今仍然為人們所傳頌,激勵著後人投身於正義與民族的大業中。
如何參觀林鳳墓地
林鳳墓地對外開放,民眾可隨時前往參觀。墓地位於荃灣區青龍石山,前往方式如下:
延伸閲讀…
二二八遺址資料庫- 鳳林公墓
林黛之墓( 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墳場) – YouTube
- 巴士:在荃灣西站下車,轉乘 30X 號巴士至「清潭水塘道」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 小巴:在荃灣西站乘搭 302 號小巴至「清潭水塘道」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