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胤衡這個名字最近在台灣的旅遊圈引起不少討論,原來他是位熱愛探索英國海岸線的旅人,特別鍾情於那些不太為人知卻充滿特色的小眾海灘。他的Instagram上滿是踩著潮間帶礫石、迎著北海冷風的隨拍,這種「非典型」海灘旅行方式意外吸引不少想逃離熱門景點的台灣背包客。

根據桑胤衡實地走訪整理的筆記,英國海灘最迷人的是那份未經雕琢的野性美。像是康沃爾郡的Kynance Cove,退潮時會露出宛如抹茶蛋糕層次的綠紋岩壁;蘇格蘭的Luskentyre Beach則有綿延的銀白沙丘,在陰雨天會呈現像水彩暈染的灰藍色調。他總說:「與其擠在布萊頓海灘數人頭,不如帶件防風外套去聽北大西洋的海浪交響曲。」

桑胤衡推薦的英國冷門海灘 特色亮點 適合季節
Porthcurno(英格蘭) 迷你天然劇場地形 5-9月
Sandwood Bay(蘇格蘭) 傳說中的粉紅沙 6-8月
Rhossili(威爾斯) 懸崖步道俯瞰沉船遺跡 全年

特別有趣的是他發明的「海灘三明治吃法」——在寒風中啃著夾了約克郡布丁的牛肉三明治,配保溫瓶裡的熱伯爵茶。這種混搭風格意外成為粉絲們爭相模仿的儀式感,甚至有人專程帶台灣的鳳梨酥去多佛白崖拍照,說是「要讓桑胤衡看看什麼叫真正的文化融合」。

他的旅行哲學很接地氣:「不用執著找明信片上的完美畫面,像懷特島的Compton Bay退潮時會露出恐龍腳印化石,那種偶然發現的驚喜才是獨家記憶。」最近他開始記錄各海灘周邊的二手書店和古著市集,說是要幫台灣旅人規劃「文青版海灘小旅行」路線。

桑胤衡

最近設計圈都在討論「桑胤衡是誰?認識這位台灣新鋭設計師的崛起故事」,這位年僅28歲的設計師,靠著獨樹一幟的極簡美學在國際間嶄露頭角。你可能在誠品看過他操刀的書籍裝幀,或是在松菸文創園區遇過他的展覽,但你知道他是怎麼從台南鄉下小孩變成設計界黑馬的嗎?

桑胤衡的設計之路充滿意外,大學原本念的是機械工程,卻在選修設計課時被教授發掘天賦。他擅長將台灣傳統元素轉化為現代設計語言,像是把廟宇剪黏工藝變成幾何圖形,或是用藍染技法創作數位插畫。這種「台味混血」風格讓他在2023年拿下東京TDC新人賞,成為首位獲獎的台灣設計師。

重要經歷 年份 代表作
台南應用科大畢業 2019 《府城記憶》畢業製作
成立個人工作室 2021 誠品40週年視覺統籌
東京TDC新人賞 2023 《島嶼符碼》系列海報
米蘭設計週參展 2024 「茶禪一味」互動裝置

現在打開Instagram,常會看到年輕人打卡他的作品。最紅的是那組「台灣小吃emoji」貼圖,把蚵仔煎、珍珠奶茶變成超可愛的像素風圖標,連日本雜誌都來採訪。他說靈感來自小時候跟阿嬤逛夜市的回憶:「台灣的路邊攤就是最棒的設計教室,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視覺系統。」

比起其他設計師愛用高冷風格,桑胤衡更喜歡把作品做得「有溫度」。他幫老字號餅舖 redesign 包裝時,特意保留手寫毛筆字和紅紙元素,只是調整比例讓整體更年輕。這種尊重傳統又敢創新的態度,讓客戶從文青小店接到故宮合作案,最近更傳出要幫某國際運動品牌設計台灣限定款。

桑胤衡何時開始在設計圈嶄露頭角?他的職業生涯時間軸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中期,當時他還在就讀大學時就因為獨特的視覺風格引起業界注意。這位台灣設計師的崛起過程其實蠻有趣的,從學生時期接案到成立工作室,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現在就來看看他是怎麼一步步打響名號的吧!

桑胤衡的設計之路其實充滿台灣味,早期作品就融合了許多本土元素。記得他剛出道時最愛用廟宇紅、傳統窗花這些台灣人熟悉的意象,搭配現代設計手法,讓作品既有在地感又不失國際視野。這種風格在當時真的很新鮮,也讓他在學生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

年份 重要里程碑
2015 大學期間獲得新一代設計展金獎
2017 成立個人工作室「桑設計」
2019 為知名茶飲品牌設計視覺形象
2021 入選ADC年度設計師
2023 開設首場個人展覽「台味進行式」

2017年成立工作室後,桑胤衡開始接到更多商業案子。他最厲害的地方是能把客戶的需求轉化成具有故事性的設計,像2019年幫手搖飲品牌做的整套視覺,就把台灣茶文化用年輕人的語言重新詮釋,結果大受好評。這種既能傳達品牌精神又能引起共鳴的能力,讓他在業界口碑越來越好。

近幾年桑胤衡更把觸角延伸到展覽策劃,2023年的「台味進行式」個展就是他對台灣設計美學的完整呈現。展場裡那些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互動裝置,讓很多年輕觀眾驚呼「原來設計可以這麼玩!」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嘗試突破設計的邊界,這也是為什麼他能持續保持熱度的原因。

桑胤衡

最近設計圈最夯的話題莫過於「桑胤衡最新作品解析:2025年最具話題性的設計案」,這位台灣設計鬼才這次帶來的作品真的讓人眼睛一亮!不同於以往商業空間的風格,這次他把台北一棟老舊公寓改造成超有未來感的共享空間,從外觀到內部動線都充滿驚喜,連樓梯間的採光設計都暗藏玄機,難怪還沒正式開放就吸引超多人去打卡。

這次設計案最特別的是桑胤衡把台灣傳統元素和科技感完美融合,比如說他用磨石子地板搭配智能感應燈光,還有那些復古花磚變成互動式投影牆面,走進去真的會讓人哇不停!而且每個角落都考慮到實用性,不是只有好看而已,連收納空間都設計得很巧妙,完全展現出他對細節的堅持。

設計亮點 傳統元素 科技應用 使用者體驗
外觀改造 紅磚牆保留 智能玻璃幕牆 自動調節室內溫度
公共空間 磨石子地板 互動投影裝置 社群打卡熱點
樓梯設計 鐵花窗元素 感應式照明系統 安全防滑考量

說到這個案子的材料選擇也很有看頭,桑胤衡特別找來台灣本土廠商合作,像是用回收漁網做的環保建材,還有那些會隨溫度變色的特殊塗料,都是第一次在台灣的設計案中出現。最讓人驚豔的是頂樓的空中花園,他種了一大片台灣原生植物,搭配雨水回收系統,白天是綠意盎然的休憩空間,晚上就變成超浪漫的燈光秀場地,這種多功能設計真的很有他的風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