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意味】你家天花板上有梁嗎?揭開「梁」的奧秘|梁是什麼意思?

樑,亦稱「橫樑」,乃建築物中水平放置的構築物,用於承載屋頂及地板荷重,或將柱子和其他垂直構材連接在一起。簡而言之,樑平行於建築物的短邊,與樑相交並支撐樑的構材則稱作桁架(girder),但現今已鮮少區分兩者。

梁 意味 Play

依照受力條件,樑可區分為懸臂樑、簡支樑和固定樑。懸臂樑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簡支樑一端為鉸鏈(pin)、另一端為滾輪(roller)支撐;固定樑兩端皆為固定支撐。此外,支點超過三且為不靜定結構的樑稱為連續樑,變形較簡支樑小。若連續樑中適當設置鉸鏈接頭,形成靜定結構,即稱作格伯梁。

南梁

梁 意味

南梁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四個南朝政權之一,期間為 502 至 557 年,歷經四代君主統治,但實際統治時間僅約 50 年。可謂武帝蕭衍「得天下於己,失天下於己」的王朝。

蕭衍出身於南齊皇室旁支,時任雍州刺史。為推翻南齊東昏侯暴政,蕭衍起兵,奪取政權。武帝雖為卓越知識分子,尊崇仕族,但注重其教養而非出身。此外,蕭衍改革貴族制度,設立國子學教育貴族子弟,以及五館教育寒門子弟,藉此提拔人才。然而晚年怠於朝政,沉溺佛教,引發侯景之亂,致使江南社會陷入混亂。

第三代元帝被迫遷都江陵,但遭西魏攻陷(554 年)。北朝壓力與地方豪強起義令南梁覆亡。

後梁

後梁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第一個王朝,建立於 907 至 923 年,又稱朱梁。創立者朱全忠原為黃巢叛軍首將,後降唐,任汴州宣武軍節度使。

朱全忠利用汴州的地理優勢擴張勢力,迫使唐帝遷都洛陽,並大肆清洗宦官貴族,斷絕唐朝傳統。907 年(開平元年),朱全忠稱帝,國號大梁,都城汴州開封府,建立華北地區首個由武人掌權的政權。然而,山西、河北等軍閥不承認後梁,與朱全忠及子李存勗(後唐莊宗)爆發激烈的爭戰,最終遭到滅亡。

後梁是南梁元帝政權遭西魏滅亡後在江陵建立的王朝,存在於 555 至 587 年,又稱北梁。初代君主蕭詧是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後梁淪為西魏、北周、隋三代北朝的附庸政權,領土狹小,受江陵總管轄制,政治權力極為薄弱。雖無足輕重,但有助於將江南文化傳播至北朝。

類型 簡述 時期 君主 都城
南梁 南北朝四朝之一 502-557 蕭衍 建康
後梁 朱全忠建國 907-923 朱全忠 汴州
後梁 南梁滅亡後建立 555-587 蕭詧 江陵

梁 意味

含有兩個主要的涵義:

意義 解釋
建築構件 支撐屋頂或天花板的水平構件,通常由木材、鋼材或混凝土製成。
領域或範圍 某項活動、研究或專業的範圍或界線。

梁的種類

根據其用途和構造,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種類 描述
樑樑 最常見的梁型,通常由木材、鋼材或混凝土製成。
工字梁 具有工字形橫截面的梁,由垂直的腹板和水平的翼緣組成。
槽鋼梁 具有槽形橫截面的梁,由垂直的腹板和兩側的水平法蘭組成。
箱形梁 具有封閉的矩形或圓形橫截面的梁,由頂板、底板和側板組成。
預力梁 通過將鋼筋或碳纖維條預先施加應力以加強的梁。

梁的設計

設計梁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 長度
  • 負載(重力、風力、地震力等)
  • 材料特性(強度、剛度、重量等)
  • 支撐條件(簡單支撐、固端支撐等)

梁的應用

梁在建築、基礎設施和機械工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包括:

  • 定期目視檢查是否有裂縫、變形或腐蝕。
  • 清潔和潤滑活動部件(例如支座)。
  • 進行載重測試以評估梁的實際強度。
  • 根據需要更換或修復損壞或老化的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