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級尺寸】驚!樓梯設計懶人包:掌握梯級尺寸,風水好運滾滾來!

梯式設計的要點與考量

現代建築中,梯式扮演著關鍵角色,連結著各樓層,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室內設計師在進行梯式規劃時,以下原則至關重要:

踏面與踢面尺寸

梯級尺寸 Play

踏面應寬敞,宜在 28 公分左右,而踢面則應設置適中,約 18 公分,以確保行走安全和舒適性。一致性至關緊要,避免踏面和踢面尺寸參差不齊,造成跌倒風險。

踏級數量

梯級尺寸

每個梯段理想的踏級數量應介於 3 到 18 個之間。過多踏級易於疲勞,而過少則安全性不足。

夾層中的梯式

夾層設計中須考慮梯式尺寸,避免壓迫感。踏高約 15-18 公分,寬度不應低於 75 公分,踏面建議採用防滑材質。

輕量化與穿透感

為減輕梯式對小坪數住宅的負擔,選擇輕量化的鐵件結構,如龍骨梯或懸臂梯。善用透光材質(如玻璃或洞洞鐵板)作為踏面,可增強穿透感,減少壓迫。

畸零空間利用

充分利用梯下畸零空間進行收納規劃,增強住宅的機能性。

梯級尺寸

梯級尺寸是指階梯或樓梯的深度(踏面)和高度(踏步)之間的比例關係,是階梯設計中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它影響著階梯的舒適性、安全性、整體美觀,以及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

梯級尺寸計算

階梯的梯級尺寸一般以「踏面寬度」和「踏步高度」表示:

  • 踏面寬度(d):腳掌踏在踏面上接觸部分的寬度。
  • 踏步高度(h):相鄰兩個踏面之間的高度差。

根據人體工學原則,理想的梯級比例應讓使用者在行走時感到舒適、自然,不會產生疲勞或絆倒風險。因此,梯級尺寸的計算必須考慮人體的平均步幅和腿長。

梯級比例

傳統的梯級比例計算公式有許多,較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公式 踏步高度 踏面寬度
迪爾博恩公式 h = 10.41 cm ± 3.8 cm d = 24.5 cm ± 4.6 cm
布隆公式 h = 14.1 cm – 1.9 cm × d d = (43 cm – h) / 2

另外,還可以根據建築使用目的、使用者的身體特徵,以及美觀需求等因素調整梯級尺寸。例如,公共建築的梯級寬度和高度通常比私人住宅更大,以方便更多人和特殊設備通行。

坡度計算

梯級的坡度由踏步高度和踏面寬度共同決定,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

坡度 = arctan(h / d)

其中:

延伸閲讀…

樓梯設計重點、材質、尺寸、風水!懶人包

精裝修樓梯尺寸標準規範HJSJ—2020

  • h:踏步高度
  • d:踏面寬度

理想的梯級坡度應介於 26° 至 35° 之間。太陡或太緩的坡度都會導致使用者感到疲勞、絆倒或其他安全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