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在問關於植草磚尺寸的問題,想用來鋪停車位或者庭院步道,但又不知道該怎麼選。其實植草磚的尺寸選擇會直接影響到施工的難易度和整體美觀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規格和用途。

市面上最常見的植草磚大概分成大、中、小三種基本尺寸,另外還有實心款可以選擇。大尺寸的通常用在停車場或車道,因為承重能力比較好;中小尺寸的就很適合庭院造景或人行步道,看起來會比較精緻。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尺寸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類型 長度(cm) 寬度(cm) 厚度(cm) 每平方公尺用量(塊)
大植草磚 60 40 10 4
中植草磚 30 30 8 11
小植草磚 25 25 6 16
實心植草磚 30 30 10 11

要注意的是厚度會影響承重能力,如果是給汽車使用的話建議選8公分以上的。另外實心植草磚雖然不能種草,但穩定性更好,很適合用在需要經常走動的地方。有些廠商還會提供出租服務,像中植草磚就很常被工地臨時使用,這樣就不用買全新的,算是蠻划算的選擇。

免費算命
輸入電郵 免費八字算命


只需填寫你的電郵便可獲得:

真人為你批算八字命格,

1000字免費分析報告

施工前記得先算好面積,再對照表格看需要多少塊磚。像如果用大植草磚鋪10平方公尺的停車位,大概就要準備40塊。另外建議多買個5%當備料,因為切割的時候難免會有損耗。如果是自己DIY的話,中小尺寸的會比較好搬運和施工,大尺寸的雖然鋪起來快,但一個人搬真的會很吃力啊!

植草磚尺寸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植草磚尺寸怎麼選?常見規格一次看懂」,其實選植草磚就像買鞋子一樣,要考慮用途跟場地大小。台灣常見的植草磚主要分停車用跟人行步道用兩種,厚度跟承重差很多,選錯的話用沒多久就可能會裂開或下陷,真的很麻煩。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挑選重點,讓大家不用再糾結尺寸問題。

首先要知道植草磚不是越大越好,常見的規格有以下幾種:

類型 常見尺寸 (長x寬x厚) 適用場景 承重能力
停車場用 60x40x10cm 汽車停車格、車道 可承重3.5噸
人行步道用 30x30x8cm 庭院步道、景觀區 適合行人行走
中型通用 40x40x9cm 機車停車區、社區中庭 可承重1.5噸

如果是家裡庭院要用的話,30x30cm的尺寸最剛好,施工方便又美觀。要注意的是厚度至少要8公分以上才不會容易破,特別是台灣夏天颱風多,太薄的植草磚容易被沖壞。有些店家會賣比較便宜的6公分厚款式,但那個真的只適合做純裝飾用,踩上去很容易裂開。

停車場用的就要選10公分厚的60x40cm規格,這種尺寸的植草磚中間都有加強肋設計,承重效果比較好。記得要跟廠商確認有沒有符合CNS標準,台灣很多工地都規定要用這種規格的才驗收得過。另外如果是重型車輛要經過的區域,建議要加厚到12公分以上才安全。

最近去停車場有沒有發現,為什麼停車場都愛用大尺寸植草磚?其實這背後有好多實用考量,而且跟台灣氣候、用車習慣都息息相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綠色格子的秘密,下次停車時可以多注意一下腳下這些設計巧思!

首先,大尺寸植草磚最明顯的好處就是「穩固性」啦!台灣夏天颱風多、雨量大,傳統小塊植草磚容易因為地基沖刷而移位。大尺寸的因為單塊面積大、重量重,就算遇到豪雨也不太會浮起來或歪掉,車子停上去也比較不會晃來晃去。而且施工時接縫少,師傅鋪設起來也比較省工,後續維護成本自然就降低囉。

再來看看實際使用上的優點對比:

比較項目 大尺寸植草磚 小尺寸植草磚
抗暴雨能力 ★★★★★ ★★★☆☆
施工效率 ★★★★☆ ★★★☆☆
草皮存活率 ★★★★☆ ★★☆☆☆
輪胎壓痕深度 ★★☆☆☆ ★★★★☆

另外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種設計對環境其實很友善。大塊磚之間的縫隙比較寬,小草更容易從縫隙長出來,停車場看起來就綠油油的比較美觀。而且草長得好,夏天還能幫忙降溫,不像水泥地會吸熱變成烤爐。雖然說車輪壓過難免會留下痕跡,但大尺寸的磚塊因為受力面積大,比較不會出現那種一條一條很深的輪胎印,整體看起來還是比較整齊啦。

停車場選用這種設計還考慮到「耐用度」問題。台灣機車多,常常有騎士為了找車位在植草磚上騎來騎去。大塊磚因為接縫少,邊角不容易破裂,用個五年十年都還很勇健。而且萬一真的有幾塊壞掉要更換,因為數量少,維修起來也比較簡單快速,不會像小塊的要一塊一塊慢慢挖,搞到整個停車場坑坑巴巴的。

植草磚尺寸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DIY庭院鋪設該用哪種尺寸植草磚?」其實選對尺寸真的差很多,不只關係到美觀,還會影響施工難度和後續維護。我自己前陣子才幫老家院子鋪完,來分享一些實戰心得,讓大家少走冤枉路。

首先要知道植草磚常見的尺寸大概有這幾種,每種適合的場地和使用情境都不太一樣:

尺寸 (公分) 厚度 (公分) 適用場景 優點 缺點
30×30 8-10 小型庭院、停車位 施工簡單、價格親民 接縫多、草皮面積小
40×40 10-12 中型庭院、車道 穩固性佳、草皮生長空間大 單片較重、搬運費力
50×50 12-15 大型景觀區、重型車輛通行 承重力強、視覺開闊 成本高、需專業工具輔助

如果你是第一次DIY,我會推薦從40×40的開始嘗試。這個尺寸拿捏得剛好,不會像30×30那樣鋪起來接縫多到像拼圖,也不會像50×50重到搬幾片就腰酸背痛。記得我當初鋪30×30的時候,光是對齊那些縫隙就花了整個下午,後來草長出來反而看起來很零碎。40×40的草格空間夠大,草皮長出來後整體感比較好,而且停車時輪胎壓上去也比較不會有單片翹起來的問題。

另外要注意厚度選擇,一般家用選10公分就夠了。太薄的話下雨天容易積水,磚塊會浮起來;太厚又浪費錢,除非你要停貨車之類的重型車輛。我鄰居阿伯就是貪便宜買8公分的,結果上次颱風來整個庭院像玩拼圖一樣散得到處都是,最後還是得重鋪。材質方面,現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是混凝土和再生塑膠的,混凝土的耐用但比較重,塑膠的輕巧但長期日曬可能會褪色,就看個人取捨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