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風水宗師楊筠松傳説
引言
[楊筠松(834年—900年),唐代風水宗師,曾官居金紫光祿大夫,後隱居於昆侖山,以地理術濟世,人稱「楊公」。農民曆中記載的「楊公忌日」與其有關,相傳是楊筠松推算出一年內最諸事不宜的十三日。]
楊公忌日傳説探源
第一種説法
唐朝風水宗師楊筠松,又名楊救貧,相傳其推算出一年內最諸事不宜的十三日,稱為「楊公十三忌」。


第二種説法
古時候有一位姓楊的老人,有十三個兒子,曾自誇子孫眾多。結果話被老天爺聽到,從某月開始,每個月死一個兒子,一年後十三個兒子全部身亡。後人將其死亡的日子定為「楊公忌日」。
第三種説法
與宋朝楊家將有關。楊家將一年中總有固定的十三個日子打敗仗,故將之稱為「楊公忌日」。
民間避諱
以上傳説雖無明確史料佐證,但不少民眾在擇日時仍習慣避開「楊公忌日」。若因必要而須於忌日辦事,可前往廟宇祈求神明保佑。
結論
關於「楊公忌日」的傳説眾説紛紜,其真實起源仍有待考證。儘管如此,在擇日習俗中,不少人依舊遵循楊筠松之教え,避開忌日,以求安穩順遂。
表格:楊公忌日(十三忌)
| 月份 | 日期 |
|—|—|
| 正月 | 醜寅日、戊申日 |
| 二月 | 戊午日、己巳日 |
| 三月 | 己卯日、庚寅日、庚辰日 |
| 四月 | 辛丑日、壬子日、癸亥日 |
| 五月 | 丁亥日、壬辰日、癸卯日 |
| 六月 | 癸丑日、甲子日 |
| 七月 | 甲戌日、癸酉日 |
| 八月 | 庚午日、辛巳日 |
| 九月 | 丙寅日、丁丑日 |
| 十月 | 丙子日、乙亥日 |
| 十一月 | 戊戌日、己酉日 |
| 十二月 | 戊午日、己巳日 |
楊公風水:探索陰陽交會,格局趨吉避兇
楊公風水,又稱楊公玄空風水,是以唐朝地理學家楊筠松所創立的風水學流派。楊公風水秉承陰陽五行之理,講究天、地、人三才合一,以「巒頭」與「理氣」並重的理論體系,推論地勢吉凶,指導人們趨吉避兇。
楊 công 的一生和傳奇
楊筠松,字叔茂,生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年),祖籍洛陽。相傳他少年時即隨舅父陳博學習風水之術,後隱居南昌青雲譜,鑽研風水。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楊筠松應詔入京,為皇室勘選陵墓。因功授「金紫光祿大夫」,時稱「楊公」。
楊 công 風水理論
楊公風水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 龍脈:認為山脈有如龍的形態,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以龍脈的形態、方位推斷吉凶。
- 理氣:利用八卦、天干地支等符號,計算出地塊的吉凶能量,以配合巒頭形勢進行風水佈局。
- 形勢:考察地塊的形狀、走向、河流、山巒等自然地形,以此判斷地塊的聚合氣運。
- 五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論出住宅與周圍環境的五行平衡,進而趨吉避兇。
楊 công 風水與實際應用
楊公風水不僅是一種理論,更是一種實用的應用技術。它廣泛應用於:
- 墓地選擇:通過勘察地勢,選擇吉穴安葬先人,以保佑子孫後代。
- 住宅建設:規劃住宅的位置、朝向、形狀,以營造一個風水良好的居所,提升居住者的運勢。
- 商業活動:選擇商業場地的風水吉點,促進人氣,帶動財運。
- 城市規劃:規劃城市佈局、道路走向等,以創造一個和諧宜居的環境。
楊公秘法:二十七龍圖
楊公秘法中著名的「二十七龍圖」,是楊公根據龍脈的形態、走向而總結的一套理論,用於判斷龍脈的吉凶。每種龍圖對應著不同的地理環境和地勢條件,預示著不同的運勢和徵兆。
延伸閲讀…
楊公風水_百度百科
楊公忌日_百度百科
龍圖 | 吉凶 | 形態特徵 |
---|---|---|
乾龍 | 吉 | 龍首朝北,身體向西南蜿蜒 |
坤龍 | 吉 | 龍首朝南,身體向東北蜿蜒 |
巽龍 | 吉 | 龍首朝東南,身體向西北蜿蜒 |
艮龍 | 吉 | 龍首朝東北,身體向西南蜿蜒 |
戊龍 | 兇 | 龍脈曲折蜿蜒,無明確走向 |
己龍 | 兇 | 龍脈短小殘缺,難以聚氣 |
庚龍 | 兇 | 龍脈破碎散亂,氣勢低迷 |
辛龍 | 兇 | 龍脈逆流而上,兇險異常 |
壬龍 | 兇 | 龍脈斷頭無尾,難以藏風聚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