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水口的歷史
水口鎮,這個位於廣東省江門市開平市的鄉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歷經時代變遷,水口曾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並於1987年合併為現今的水口鎮。
地理環境


水口鎮面積約80.1平方公里,境內多為平原,惟有一座梁金山屹立其中。梁金山高456米,橫跨長沙、水口、月山等鎮。
經濟發展
水口鎮交通便利,佛開高速、開陽高速貫穿全境。境外24公里處有深湛鐵路江湛線途經,設有開平南站。便利的交通條件,為水口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生態環境
水口灣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由多種海岸生境組成,包括紅樹林、潮澗帶沙灘和泥灘、大石羣和石灘等。這些多元化的生境孕育了超過180種物種,其中包括「活化石」馬蹄蟹。
保護現況
然而,水口灣的生態環境正受到休閒活動的幹擾,例如掘蜆活動等。掘蜆活動沒有任何法律規範,遊客在掘蜆時可能會誤踩幼年馬蹄蟹,過度掘蜆也會改變泥灘中底棲物種結構、密度和獵物的數量。體型大的文蛤也可能因過度挖掘而逐漸消失。
保護措施
為保護水口灣的生態環境,有必要加強對掘蜆活動的管理。同時,提高遊客的環保意識,減少對水口灣的生態幹擾,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才能讓水口灣的豐富生態環境得以永續發展。
歷史變遷
時間 | 行政區劃 |
---|---|
清朝 | 登名、古博都 |
民國 | 第九、十區 |
1950 | 第四區 |
1952 | 第八區 |
1958 | 水口公社(與水井、月山合併) |
1961 | 水口公社(與水井、月山分開設立) |
1976 | 水口鎮與水口公社分設 |
1983 | 水口公社更名為水口區 |
1987 | 水口區與水口鎮合併 |
1993 | 沙岡辦事處劃出水口鎮 |
2005 | 沙岡辦事處併入水口鎮 |
2016 | 入選「全國重點鎮」 |
水口:製陶工藝中的關鍵步驟
引言
水口,在製陶工藝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影響著陶品的結構、造型和功能。本文將深入探討水口的概念、種類、製作方法和在陶藝中的應用。
水口介紹
水口是指陶坯上的開口,用於倒入泥漿或釉料,形成陶品的空腔或表面。水口的尺寸、形狀和位置會影響陶品的整體結構和功能。
水口種類
水口依其形狀和位置可分為以下幾種:
類型 | 特徵 |
---|---|
直線水口 | 垂直且筆直 |
曲線水口 | 彎曲或弧形的 |
水平水口 | 與陶坯表面平行 |
垂直水口 | 與陶坯表面垂直 |
傾斜水口 | 傾斜於陶坯表面 |
水口製作方法
水口製作可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1. 設計和製作泥條
– 依據陶坯形狀和需求設計水口形狀和尺寸。
– 將泥土揉製成泥條,並塑形為所需的水口形狀。
2. 粘貼和修整
– 將泥條粘貼在陶坯所需位置。
– 使用泥漿或修整工具將水口修整成光滑、對稱的形狀。
水口在陶藝中的應用
水口在陶藝中具有以下作用:
- 灌漿:倒入泥漿形成陶坯空腔。
- 施釉:倒入釉料形成陶品表面塗層。
- 排氣:在燒製過程中讓氣體排出,防止陶坯破裂。
- 裝飾:作為陶品本身的裝飾元素。
水口尺寸和位置的影響
水口尺寸和位置對於陶品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
- 尺寸:水口尺寸應足夠大,以利於灌漿和施釉,但也不宜過大以免影響陶品強度。
- 位置:水口位置應考慮陶品的整體形狀和功能。例如,碗的水口應位於底部,而花瓶的水口應位於側面。
水口常見問題
在製作水口時可能會遇到以下問題:
延伸閲讀…
水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口(模型製作名詞)
- 水口破裂:過度乾燥或燒製温度過高會導致水口破裂。
- 水口滲漏:粘貼不牢或修整不當會造成水口滲漏。
- 水口變形:燒製過程中温度不均勻或施力不當會導致水口變形。
結論
水口是製陶工藝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設計、製作和應用對陶品的品質和功能至關重要。理解水口的概念和製作技巧,可以幫助陶藝愛好者創作出獨特且令人驚艷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