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行工作」,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在海上作業的漁民或船員,但其實這個領域比想像中更豐富。從傳統的捕魚業到現在流行的水上活動教練,甚至是水下工程師,都是很特別的職業選擇。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些跟水息息相關的工作,說不定會讓你發現新的職涯方向喔!

先來看看幾種常見的水行工作類型:

工作類型 工作內容 適合特質
漁業從業人員 出海捕魚、養殖管理 體力好、耐得住寂寞
水上活動教練 教學衝浪、潛水、獨木舟等 喜歡與人互動、擅長教學
水下工程師 進行海底管線維修、檢查 專業技術強、細心
海洋研究員 採集樣本、監測海洋環境 對科學研究有熱情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在討論水上活動教練這個職業,特別是夏天旺季的時候,很多度假勝地都需要這類人才。像澎湖、小琉球這些地方,潛水教練的缺額一直都不少。這工作雖然看起來很陽光,但其實要考取專業證照,還要懂得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不是會游泳就能做的。

說到證照,從事水行工作通常都需要取得相關資格。比如說潛水教練至少要拿到PADI的開放水域潛水教練證照,而漁船船員也要有基本的船員證。這些證照考試除了筆試,很多還包含實際操作測驗,像是模擬海上急救或是設備操作等等。準備起來其實蠻花時間的,但有了這些認證,找工作會順利很多。

科技進步也讓水行工作有了新面貌。現在有些公司開始用無人機來監測漁場,或是用水下機器人協助檢查海底設施。傳統漁民也開始學習使用各種app來預測魚群動向,甚至直接在網路上銷售漁獲。這些改變讓水行工作不再只是靠體力,也需要一些科技應用能力。

水行工作

1. 誰適合從事水行工作?這些人格特質很重要!說到水上活動相關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這種特殊的工作環境。如果你正在考慮投入漁業、海上工程或水上休閒產業,先來看看自己是否具備這些關鍵特質,畢竟整天跟水打交道可不是開玩笑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怕水的基本膽量,這聽起來像廢話,但真的有很多人光是站在甲板上就會腿軟。我認識一位在賞鯨船工作的導覽員,他說新人訓練第一關就是要在浪大的時候站在船頭十分鐘,光這關就刷掉三成應徵者。另外體力好也是必備條件,海上工作常常需要搬重物或長時間站立,沒點體力真的撐不住。

再來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水上環境變數超多,天氣說變就變、設備突然故障都是家常便飯。像漁船船長阿明哥就說過:「在海上遇到問題時,Google也幫不了你,只能靠經驗和臨場反應。」這行真的不適合凡事都要按表操課的人。

重要人格特質 具體表現 適用工作類型
抗壓性強 能冷靜處理突發狀況 海上救生員、船長
細心謹慎 注重設備檢查與安全程序 潛水教練、船舶維修
團隊合作 能與同事密切配合 漁業作業、遊艇服務
適應力佳 忍受長時間海上生活 遠洋漁業、海洋研究

說到耐心和細心,這在維修船舶或潛水裝備時特別重要。我朋友在墾丁當潛水教練,他說每次帶客人下水前,光是檢查氣瓶和調節器就要花20分鐘,一個小疏忽都可能出人命。另外喜歡戶外活動的人會比較適應這種工作型態,畢竟大部分時間都在曬太陽吹海風,辦公室型的人可能會覺得很折磨。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對海洋的熱情,這真的不是矯情。認識很多從事海洋保育的朋友,薪水不高工作又累,但他們說看到海底生態慢慢恢復就覺得一切都值得。如果你看到大海只想到「好鹹」,那可能要再想想是否適合這行啦!

2. 什麼時候是從事水行工作的最佳季節?這個問題其實要看你具體想從事哪種水上活動啦!台灣四面環海,每個季節都有適合的水上工作,但安全性跟舒適度真的差很多。先講個基本概念,夏天雖然熱到爆,但其實不是所有水上工作都適合,颱風季來的時候更是要特別小心。

來幫大家整理個簡單的表格,讓你一目瞭然:

季節 適合工作類型 優點 注意事項
春季(3-5月) 潛水導遊、海上攝影 水溫適中,能見度高 東北季風尾聲,要注意浪況
夏季(6-8月) 衝浪教學、SUP教練 日照長,遊客多 避開颱風天,防曬要做足
秋季(9-11月) 海釣導覽、帆船教練 風浪穩定,氣候涼爽 早晚溫差大,要帶保暖衣物
冬季(12-2月) 賞鯨導遊、海上巡邏 東北季風強,適合特定活動 要穿防寒衣,浪大時暫停作業

講真的,做這行最怕遇到天氣突然變臉。像我朋友阿明在墾丁帶潛水,他說4-5月跟9-10月是最棒的時段,海水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水下能見度常常超過20米,帶客人看珊瑚礁根本是享受。不過要記得避開清明連假跟雙十連假,那時候海邊人多到爆炸,工作起來反而很累。

冬天雖然冷吱吱,但在花蓮賞鯨可是旺季喔!12月到隔年3月是鯨豚最活躍的時候,很多專業導遊都靠這季賺整年的生活費。不過要穿得像粽子一樣,還要準備暈船藥,畢竟冬天的浪可不是開玩笑的。我表姐在龜山島帶船,她說最怕遇到寒流來,甲板上站10分鐘就凍到手指沒知覺了。

水行工作

3. 水行工作都在做些什麼?實際工作內容大公開!每次聽到「水行工作」這個詞,很多人腦中浮現的可能就是潛水員或漁夫,但其實這個行業的範圍比想像中更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水行工作的真實日常,讓想入行的朋友們有個基本概念。

首先,水行工作主要分為「水上」和「水下」兩大類。水上工作像是船員、碼頭作業員這些,每天都要跟海浪打交道;水下工作則包括潛水員、海底工程人員等,需要專業訓練才能勝任。不管是哪種,體力好、不怕水都是基本條件。

工作類型 主要內容 必備技能
海上作業員 船隻維護、貨物裝卸 體力好、基本機械操作
潛水員 水下工程、救援打撈 潛水證照、抗壓能力強
養殖場工作人員 魚塭管理、飼料投放 水產知識、耐得住寂寞
海洋研究助理 採樣檢測、數據記錄 科學基礎、細心耐心

實際工作時,水行工作者要面對的挑戰真的不少。像是海上作業員除了要適應搖晃的船身,還要學會在各種天氣條件下工作;潛水員每次下水都要注意減壓症風險,裝備檢查更是馬虎不得。養殖場雖然相對穩定,但颱風來襲時搶收的壓力也不小。

特別要提醒的是,這行的工作時間很不固定。漁汛期可能要連續出海好幾天,遇到緊急工程也得隨時待命。而且很多工作場所都在偏遠的漁港或離島,通勤時間長、生活機能也沒都市方便,這些都是入行前要想清楚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