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討論《水許傅》呢!這部經典小說雖然成書幾百年,但裡面講嘅梁山好漢故事到而家都仲好有魅力。特別係台灣嘅讀者,對呢種充滿江湖義氣、反抗強權嘅題材特別有共鳴。今日就同大家傾下《水許傅》裡面幾個經典角色同佢哋嘅故事。
首先一定要講梁山泊108條好漢,佢哋個個都有獨特嘅外號同本領。好似「及時雨」宋江咁,雖然係個小官吏出身,但係好識做人,成日幫人解決困難,最後成為梁山之首。仲有「黑旋風」李逵,性格火爆但係好講義氣,成日拎住兩把板斧衝鋒陷陣。呢啲角色塑造得咁生動,難怪幾百年來都咁受歡迎。
《水許傅》入面有好多經典場面,我整理咗幾個最令人印象深刻嘅:
經典場景 | 主要人物 | 精彩看點 |
---|---|---|
智取生辰綱 | 晁蓋、吳用等 | 用計謀劫取貪官財物 |
武松打虎 | 武松 | 赤手空拳打死景陽岡猛虎 |
三打祝家莊 | 宋江率梁山好漢 | 展現梁山軍隊嘅戰鬥力 |
台灣嘅讀者特別鍾意《水許傅》裡面嘅江湖文化同兄弟情誼。呢種「替天行道」嘅精神,同台灣民間信仰中嘅正義感好契合。而家台灣仲有好多地方戲曲會改編《水許傅》嘅故事,比如宋江陣、歌仔戲等等,可見呢部作品對台灣文化影響幾深。
講到《水許傅》嘅版本,台灣市面上流通嘅主要係金聖嘆評點嘅70回本。呢個版本刪減咗後面招安同征討方臘嘅情節,集中喺梁山好漢聚義嘅部分,故事更加緊湊。不過近年都有出版社出完整版,等讀者可以睇到完整嘅故事發展。無論係邊個版本,《水許傅》嘅魅力都係在於佢描繪嘅那個快意恩仇嘅江湖世界。
誰是水滸傳中最講義氣的好漢?梁山兄弟情誼大公開!說到梁山好漢的義氣,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及時雨」宋江,但其實梁山上有不少兄弟的情誼更讓人動容。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好漢們用生命詮釋的兄弟情,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義氣擔當!
說到義氣,魯智深絕對是代表人物之一。這個粗獷的大和尚為了救素不相識的金翠蓮父女,不惜打死鎮關西,從此亡命天涯。他對林沖更是掏心掏肺,聽說林沖被陷害,立刻千里迢迢趕去相救,這種「路見不平就出手」的個性,完全體現了梁山好漢最純粹的義氣精神。而武松為兄報仇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他寧可吃官司也要手刃西門慶,這種血性在梁山好漢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好漢姓名 | 義氣事蹟 | 特點 |
---|---|---|
魯智深 | 為救金翠蓮父女打死鎮關西 |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武松 | 為兄報仇殺西門慶 | 血性剛烈 |
李逵 | 為救宋江劫法場 | 愚忠但情深 |
李逵雖然常常被說是「莽夫」,但他對宋江的忠心卻是無人能及。聽說宋江有難,二話不說就衝去劫法場,完全不管自己會不會送命。這種單純的義氣,在爾虞我詐的江湖中顯得特別珍貴。還有朱仝,為了救雷橫寧願自己頂罪,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在梁山好漢中也是少見的。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梁山的義氣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用行動來證明的。
什麼時候讀水滸傳最對味?台灣人夜讀經典的5個時機,這個問題在悶熱的夏夜特別容易浮現。對我們這些白天被工作追著跑的台灣人來說,晚上翻開這本充滿江湖氣的古典小說,總能讓疲憊的心找到出口。水滸傳裡那些快意恩仇的情節,配上台灣夜生活的節奏,意外地契合。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人私藏的閱讀時段,保證讓你讀起來特別有fu!
首先推薦颱風夜,當窗外風雨交加,屋內燈光昏黃,讀到林沖雪夜上梁山那段特別帶感。再來是週五下班後,脫掉上班族的束縛,來罐啤酒配魯智深醉打山門,那種解放感簡直絕配。第三個黃金時段是失眠的凌晨三點,這時候讀宋江的權謀算計,會發現自己比白天更看得透人性。
時機 | 推薦章節 | 搭配食物 |
---|---|---|
颱風夜 | 林沖雪夜上梁山 | 熱薑茶 |
週五下班後 | 魯智深醉打山門 | 台灣啤酒 |
凌晨失眠時 | 宋江潯陽樓題反詩 | 便利商店關東煮 |
第四個好時機是捷運末班車,特別是板南線那種長途路段,把武松打虎的章節拿出來讀,車廂搖晃反而增添幾分江湖漂泊感。最後是週末深夜的永和豆漿店,點份燒餅油條,邊吃邊看李逵大鬧江州,那種市井氣息跟小說場景簡直是天作之合。
這些時段之所以特別適合,是因為台灣的夜生活節奏跟水滸傳的草莽氣息莫名合拍。當整個城市安靜下來,你反而更能聽見書中那些好漢的吆喝聲。下次遇到這些時刻,不妨把水滸傳從書架抽出來,保證會讀到以前沒發現的細節。
水滸傳裡最精彩的打鬥場面在哪回?武松打虎全解析,這個問題老實說根本不用想,當然是第23回「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啊!這段不只在水滸傳裡經典,根本是華語文學史上數一數二的打鬥場面,每次重看都覺得超熱血。武松那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配上作者施耐庵細膩到不行的動作描寫,讓人完全能想像當時驚心動魄的場景。
武松打虎這段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完全沒有用什麼誇張的武功招式,純粹靠肉搏戰。你看書裡寫武松先是躲過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三招,然後抓住機會騎上虎背,用拳頭往老虎眼睛、鼻子這些脆弱部位猛揍。這種寫實感超強的描寫,比起現在那些動不動就飛來飛去的武俠片更有震撼力。而且作者連老虎被打到「口裡、鼻子裡、耳朵裡都迸出鮮血」這種細節都寫出來,畫面感超強!
打鬥階段 | 武松動作 | 老虎反應 |
---|---|---|
初次遭遇 | 閃避後退 | 撲、掀、剪三連擊 |
反擊時刻 | 揪住頂花皮 | 掙扎甩尾 |
決勝關鍵 | 拳打要害 | 七竅流血倒地 |
這段打虎戲碼之所以經典,還因為它完美展現武松的性格。你看他明明喝了十八碗酒(這酒量在現代根本是酒精中毒等級),店家勸他別過岡他還嗆聲「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狂氣,配上後面真的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實力,難怪會成為水滸傳人氣最高的角色之一。而且打完老虎還不忘把虎屍拖下山去領賞,這種務實的作風真的很對台灣人的胃口啊!
施耐庵在描寫打鬥過程時,節奏掌握得超好。從武松酒醉上山發現官府告示的緊張,到真正遇到老虎時的生死搏鬥,再到最後氣喘吁吁把老虎打死的疲憊感,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特別是寫武松打完老虎後「手腳都酥軟了」的細節,完全能讓人感受到那種用盡全力的虛脫感,這種真實感就是武松打虎比其他水滸傳打鬥場面更精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