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引言
水底棲息的一種爬蟲,水魚(鱉)容易受騙,成為貪圖利益者的目標。本文將深入探討水魚的相關概念,從生物特性到社會文化意義,揭示其受害易受騙的特性。
生物學概況


水魚,又稱鱉,屬於爬蟲綱、龜鱉目,其特徵在於柔軟的皮革狀外殼,不同於烏龜的堅硬龜殼。水魚自成一科,稱為鱉科,包含 Cyclanorbinae、Trionychinae 等分支,約有 25 種品種,體長分佈於 20 釐米至 1 米之間。水魚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及北美洲。
習性及棲息地
水魚主要棲息於水底或沙礫之中,僅露出頭部覓食。牠們活躍於河流、湖泊等淡水環境中,靠著伸長的頸部進行呼吸。不同品種的水魚擁有不同的飲食偏好,有些以植物為食,另一些則偏好動物性食物。
社會文化意涵
在廣東話中,「鱉」字常被用於形容易受欺騙的人。源自於魚販宰殺甲魚時,用力按壓使其不得動彈,造成大量噴水。由於廣東話將「水」視為財富,因此「劏水魚」一詞形象地描述了損失財產的無奈感。
屬性 | 粵語用詞 | 中文釋義 |
---|---|---|
財物 | 茶水 | 飲料、湯水 |
意念 | 心水 | 渴望、心意 |
命運 | 風水 | 氣場、運勢 |
結論
水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爬蟲,其柔軟的外殼和覓食行為使得其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擊。在社會文化層面上,水魚成為容易上當受騙的代名詞,反映了人類社會中「貪婪易受騙」的弱點。
其他用法及延伸詞彙
- 「劏水魚」:形容騙取財物
- 「割水魚」:過度犧牲自己的利益
- 「水魚條命」:生命脆弱、處於危機之中
- 「無水過橋」:沒有幫助,孤立無援
水魚什麼意思:揭開成語背後的深意
「水魚」一詞在中文中是一個成語,比喻容易受騙或被欺負的人。
詞語 | 注音 | 釋義 |
---|---|---|
水魚 | ㄕㄨㄟˇ ㄩˊ | 比喻容易受騙或被欺負的人 |
來源
「水魚」一詞源於《戰國策.齊策五》中的記載,魯仲連曾對孫臏説:「今若使人於齊入燕,謂燕王曰:『齊善騎射者,存者百餘人。』燕王必喜,則齊可危也。夫燕雖不喜,亦必懼而脩備,齊亦未敢發也。夫燕王不足謀,猶水魚與耳。」
這段記載中的「水魚」,指的就是容易被捉到的魚,比喻燕王容易受騙。
用法
「水魚」一詞常用於以下場合:
- 諷刺那些容易上當受騙的人。
- 形容那些沒有防備心,很容易被人利用的人。
- 指出那些經驗不足,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
例句
- 這個人太單純了,簡直就是一隻「水魚」。
- 詐騙集團專門找「水魚」下手,獲利不斐。
- 他不懂得分辨是非,很容易被別人當成「水魚」耍。
與「冤大頭」的區別
「水魚」和「冤大頭」都是指容易受騙上當的人,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水魚」側重於「容易受騙」,而「冤大頭」則側重於「損失慘重」。
延伸閲讀…
水魚-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食物廣東話】EP09|水魚是什麼意思?|兩隻香港人 …
- 「水魚」可能只是受騙了一點小錢,而「冤大頭」可能會因受騙而蒙受巨大損失。
- 「水魚」可能是有防備心的,但就是因為經驗不足而受騙,而「冤大頭」往往是因為貪婪或輕信,才會上當受騙。
如何避免成為「水魚」
- 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他人。
- 瞭解詐騙的手法,避免落入陷阱。
- 加強自身知識和技能,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
-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 遇事多諮詢他人意見,避免單打獨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