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測測你是什麼屬性的人?超準心理測驗來啦!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好多人在玩這個「屬性測驗」,覺得超有趣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版的測驗方式,只要回答幾個問題,就能知道你是屬於哪種屬性的人。這個測驗特別適合台灣人的性格特質,結果真的準到會讓你嚇一跳喔~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回答完問題後可以對照看看:
問題 | 選項A | 選項B | 選項C |
---|---|---|---|
週末最想做的事? | 宅在家追劇 | 跟朋友聚餐 | 去戶外爬山 |
遇到困難時會? | 自己默默解決 | 找朋友商量 | 先睡一覺再說 |
最喜歡的顏色? | 藍色系 | 暖色系 | 黑白灰 |
購物習慣是? | 精打細算 | 看到喜歡就買 | 只買必需品 |
測驗方法很簡單,只要把每個問題你最符合的選項記下來,最後統計哪個字母出現最多次就是你的主要屬性啦!A代表「理性派」,做事有條理、喜歡規劃;B代表「社交型」,熱情外向、朋友很多;C則是「隨性派」,崇尚自由、不愛被束縛。
其實每個人的屬性都不是單一的,可能會混合兩種類型。像我自己測出來就是A型為主、帶一點C型特質,完全符合我平時愛規劃但又討厭太多規則的性格。身邊朋友測完都說超準,有個B型的朋友真的就是那種聚會永遠少不了他的開心果角色。
這個測驗最好玩的地方在於,你可以發現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性格面向。比如有個同事一直以為自己是冷靜的A型,測完才發現原來內心住著一個愛冒險的C型靈魂!現在辦公室大家都在互相幫對方測,還開玩笑說要根據屬性來分配工作任務呢~
如果想更精準一點,也可以把每個選項細分。像是選A得1分、B得2分、C得3分,最後加總分數看落在哪個區間。15-20分是標準A型,21-25分是B型,26-30分就是徹底的C型啦!不過要記得,這個測驗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方向,畢竟人的性格是很複雜的,不能用簡單的標籤來定義喔。
測測你是什麼屬性的人|5分鐘快速測驗幫你找到真實自我
最近發現身邊好多朋友都在玩這個超有趣的心理測驗,只要花五分鐘回答幾個簡單問題,就能知道自己是屬於哪種屬性的人!不管是火象的熱情衝動、水象的溫柔敏感,還是風象的靈活善變、土象的穩重務實,每個屬性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今天就把這個測驗分享給大家,快來看看你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樣子吧~
測驗方式超簡單,只要根據直覺選擇最符合你性格的選項,最後統計哪個屬性選項最多就是你的主要屬性。記得要誠實回答喔,不然結果可能會不準確!
問題 | 選項A(火象) | 選項B(水象) | 選項C(風象) | 選項D(土象) |
---|---|---|---|---|
遇到突發狀況時你會? | 直接行動解決問題 | 先安撫大家情緒 | 快速思考各種可能性 | 按部就班處理 |
朋友難過時你通常? | 帶他去瘋狂玩樂轉移注意力 | 耐心傾聽陪伴 | 用理性分析開導他 | 給實際建議幫助解決問題 |
週末最想做的事? | 挑戰極限運動 | 在家看文藝片 | 參加社交活動認識新朋友 | 整理房間或規劃未來 |
做完測驗後,很多朋友都驚呼「超準!」原來自己平時沒注意到的性格特質都被測出來了。像是明明以為自己是理性派,結果測出來居然是感性為主的水象屬性;或是外表看起來很安靜,內在卻是充滿冒險精神的火象人格。
這個測驗最棒的地方是不只能認識自己,還能幫助理解身邊的人。像是為什麼某些朋友總是衝動行事(火象)、或是為什麼同事做事特別注重細節(土象),了解彼此的屬性後,相處起來會更順利喔!
什麼時候測屬性最準?專家教你最佳測驗時機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測屬性最準啊?」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情況欸!根據心理學專家的研究,人的情緒和狀態每天都會波動,測出來的結果當然也會有差。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時段,讓你測出來的屬性更貼近真實的自己。
首先要注意的是「生理時鐘」的影響,早上剛起床和晚上睡前測出來的結果可能差超多!因為早上腦袋還不清醒,晚上又太累,都不是好時機。專家建議最好選在精神狀態穩定的時段,像是午休過後或下班放鬆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一週中不同時段的測驗準確度參考值:
時段 | 週一~週三準確度 | 週四~週五準確度 | 週末準確度 |
---|---|---|---|
早上8-10點 | 65% | 70% | 50% |
下午2-4點 | 85% | 80% | 75% |
晚上7-9點 | 75% | 70% | 60% |
再來就是心情的影響超級重要!如果你剛跟男朋友吵架或是工作壓力很大,這時候測出來的屬性可能會偏負面。最好是選在心情平靜、沒有特別開心或難過的時候測。有些專家甚至建議可以連續測三天取平均值,這樣結果會更客觀。
環境因素也不能忽略喔!在吵雜的捷運上或人來人往的咖啡廳做測驗,跟在自己安靜的房間裡測,準確度絕對有差。最好是找個不會被打擾的空間,把手機調成靜音,給自己10-15分鐘專心做完測驗。記得測之前先深呼吸幾次,讓身心都放鬆下來。
為什麼要測屬性?瞭解自己才能活得更快樂。這就像玩遊戲要先知道角色技能一樣,我們的人生也需要先摸清楚自己的「設定」啊!每次看到朋友抱怨工作不順或人際關係卡關,我都想說:是不是因為沒搞懂自己真正適合什麼?測屬性不是要給你貼標籤,而是幫你找到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先來看看常見的屬性分類,你就知道這有多實用啦:
屬性類型 | 特徵表現 | 適合發展方向 |
---|---|---|
行動派 | 做事果斷、喜歡挑戰 | 創業、業務、運動相關 |
思考型 | 邏輯強、愛分析 | 工程師、研究、策略規劃 |
感受型 | 同理心強、重感情 | 教育、輔導、藝術創作 |
穩定型 | 按部就班、重視安全 | 行政、會計、醫療照護 |
我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以前硬要做不適合的業務工作,每天壓力大到爆痘,後來測出來是標準的思考型,轉行做數據分析後整個人都活過來了。身邊也有朋友原本在科技業做到憂鬱症,測完發現是感受型,現在轉行當諮商師反而如魚得水。
測屬性最棒的是能避開「別人說好就跟著做」的陷阱。台灣人很愛一窩蜂考公職或擠科技業,但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啊!像有些測出來是行動派的人,你叫他每天坐辦公室根本要他的命。與其花十年在不適合的跑道掙扎,不如早點認清自己的屬性,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