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澳門新街坊:融合民生與舒適的綜合性社區
「澳門新街坊」是粵澳攜手打造的民生工程,於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核心地帶,背依小橫琴山,面朝天沐河。總佔地逾 19 萬平方米,建地面積約 62 萬平方米,僅從橫琴口岸驅車 6 分鐘,盡享便利優質生活。
優質住宅空間
27 棟樓宇拔地而起,樓高 19 至 26 層,共提供約 4,000 套舒適住宅,外加 200 套人才房。兩房單元約 88 平方米,三房單元約 118 平方米,滿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
配套設施全面
為打造舒適宜居社區,「澳門新街坊」配有完善配套設施。學校、衞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家庭服務中心,一應俱全。約 5,000 平方米的商業中心提供多元化零售服務,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休憩娛樂空間
豐富的休憩娛樂空間,讓生活更有活力。4,000 多個車位,保障出行便利。2,500 平方米會所,配有游泳池、健身房等設施。逾 3,000 平方米遊樂設施和球場,激發運動熱情。綠色休憩區營造宜人的生活環境。
融合澳門元素
借鑑澳門民生服務標準,學校、衞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家庭服務中心等機構皆由澳門社會團體營運,營造親近融合的歸屬感。
細節品質保障
住宅設計
客廳、房間方正實用,露台景觀開闊,自然光充沛。中空玻璃隔絕噪音,營造清淨環境。智能門鎖、可視對講機,守護居室安全。全屋通訊線路、光纖入户,智能空調便捷舒適。浴室下沉式設計,有效防水防漏。乾濕分離、防滑地磚,呵護長者幼童。廚房配備消毒碗櫃、廚櫃、燃氣灶、抽油煙機,功能齊全。
公共空間
學校由澳門濠江中學辦學,提供幼小教育,未來將籌備中學課程。衞生站參照澳門模式運作,提供普通科門診和醫療保健。家庭服務中心提供親子活動室、多功能室等設施。長者服務中心設有活動室、健身區等專用服務。40 間商鋪進駐,滿足日常所需。
建築技術創新
住宅樓宇採用環保預製件技術建造,提高品質和效率,節能減排。預製凸窗、樓梯、牆體,集成化施工,加快建設進度。
規劃理念
「澳門新街坊」整體設計考慮年齡層需要,融合澳門民生特色,打造一個舒適宜居的社區環境。
表格:澳門新街坊住宅單位概況
住宅類型 | 建築面積 | 估計售價 |
---|---|---|
兩房單位 | 88 平方米 | 約 2,640,000 人民幣 |
三房單位 | 118 平方米 | 約 3,540,000 人民幣 |
澳門新街坊圖則:都市更新與社會變遷的軌跡
澳門新街坊圖則是一套由澳門政府於1980年代推行的都市更新計劃,旨在改善舊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澳門新街坊圖則的制定和實施對澳門的城市發展和社會變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背景、內容、實施、影響等方面對澳門新街坊圖則進行全面的探討。
背景
20世紀中期,澳門人口激增,舊區環境惡劣,房屋破舊不堪,居住條件極為糟糕,迫切需要改善。為瞭解決這些問題,澳門政府於1980年代初開始探討都市更新的可能性。
內容
澳門新街坊圖則的主要內容包括:
項目 | 説明 |
---|---|
拆遷與重建 | 對舊區進行大規模拆遷,並興建新的高層住宅樓。 |
基礎設施建設 | 建設新的道路、橋樑、公園等基礎設施。 |
社區規劃 | 注重社區規劃,建設配套完善的生活環境。 |
歷史保護 | 保留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築物。 |
實施
澳門新街坊圖則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實施,分階段進行,涉及範圍廣泛,覆蓋了澳門半島的大部分舊區。實施過程中,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
- 徵收土地:政府通過法定程序徵收舊區土地,為新樓建設提供用地。
- 樓宇重建:對徵收的土地進行規劃和設計,興建高層住宅樓,安置原有居民。
- 環境整治:拆除危舊房屋,清整垃圾,改善舊區衞生環境。
- 基礎建設:建設道路、橋樑、公園等基礎設施,完善社區配套。
影響
澳門新街坊圖則的實施對澳門的城市發展和社會變遷產生了深遠影響:
積極影響:
- 改善舊區環境,提高居民居住條件。
- 促進交通運輸,便利居民出行。
- 增強社區配套,豐富居民生活。
- 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澳門歷史文化。
消極影響:
- 高層住宅樓的建設導致舊區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受到影響。
- 拆遷和重建過程存在著一定的社會問題,如居民安置和補償等。
- 土地價格的上漲加劇了澳門的住房問題。
結論
延伸閲讀…
圖片集|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
灣區追蹤(三)•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 YouTube
澳門新街坊圖則作為澳門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都市更新計劃,有效地改善了舊區環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質量,為澳門的城市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