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牙齒反頜(地包天)
引言
牙齒反頜,俗稱「地包天」,是一種上下牙齒咬合不正的問題。當下牙前突於上牙時,即為牙齒反頜。此種問題不僅影響口腔健康、頜骨發育,也可能導致進食、説話等功能障礙,甚至影響面部美觀。本文將探討牙齒反頜的成因、預防和治療。


成因
- 遺傳因素:約有三分之一的牙齒反頜患者具有家族史。
- 環境因素:不正確的進食姿勢、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吸手指等習慣可能造成下頜前突。
- 替牙障礙:乳牙滯留或上恆牙後移等發育異常也可能導致反頜。
- 疾病因素:齶扁桃體或舌扁桃體的慢性炎症、唇齶裂等疾病可能會引起上頜發育不足,進而造成反頜。
- 生長異常:如佝僂病、內分泌疾患等。
分類
根據致病機制,牙齒反頜可分為以下三類:
- 牙性反頜:單純由牙齒異常排列或萌出順序不當引起。
- 功能性反頜: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口呼吸、舌前突,導致牙齒錯位。
- 骨性反頜:上頜骨發育不足或下頜骨發育過度導致的骨骼異常。
危害
- 影響咀嚼功能:前牙咬合錯亂會妨礙正常咀嚼,造成牙齒磨耗。
- 引起顳頜關節疾病:反頜患者容易發生顳頜關節疼痛、彈響和功能障礙。
- 影響面部美觀:下頜過度前突會形成「月牙臉」等面型缺陷。
預防
- 糾正不良習慣:避免不正確的進食姿勢、過度使用安撫奶嘴、吸手指等。
- 保持口腔衞生:定期刷牙、漱口。
- 定期檢查:定期接受牙科檢查,及早發現和糾正牙齒發育異常。
治療
牙齒反頜的治療方案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年齡而異:
牙性反頜:單純採用牙齒矯正即可。
功能性反頜:可通過牙齒矯正或功能矯正器改善不良習慣。
骨性反頜:需要正畸正頜聯合治療,先通過牙齒矯正,再進行正畸或正畸手術。
患者病例
一名14歲男性患者,因「地包天」前來就診。檢查發現,患者存在骨性三類錯愕畸形,下前牙舌傾代償,下頜骨發育過度。
治療方案:
- 矯正前牙反合:使用牙齒矯正和前方牽引。
- 刺激上頜骨發育:使用舌低位前伸習慣和肌功能訓練。
治療結果:
牙齒反頜、地包天、遺傳、環境、骨骼異常、咀嚼功能、面部美觀、早期預防、牙齒矯正。
牙齒地包天:成因、治療與矯正方法
牙齒地包天是指下顎較上顎突出,導致下排牙齒咬合在上排牙齒前方。此情況又稱「反咬合」,約佔人口2~5%,會影響美觀、咬合功能及口腔健康。
成因
牙齒地包天可能由下列原因造成:
- 遺傳:父母有地包天,子女較可能遺傳。
- 環境因素:孩童時期長期吸吮手指、咬奶嘴或推舌等不良習慣。
- 骨骼發育異常:上顎或下顎骨骼發育不良,導致咬合不正。
- 其他:乳牙提早脱落、恆牙萌發異常等。
表現症狀
牙齒地包天常見表現症狀包括:
症狀 | 相關問題 |
---|---|
下顎突出、下嘴唇包覆上嘴唇 | 美觀受損 |
咬合不正 | 影響進食及説話能力 |
前排牙齒排列不整齊 | 影響美觀與清潔 |
顳顎關節障礙症 | 疼痛、咀嚼困難、張口受限 |
治療方法
牙齒地包天的治療時機應視患者年齡、嚴重程度及骨骼生長發育情況而定。若在幼兒期發現,可考慮透過早期矯正治療,例如:
- 功能性矯正器:訓練下顎後縮或上顎前推,改善咬合。
- 口內肌肉鍛鍊:加強或放鬆特定口內肌肉,調整咬合位置。
成年人或嚴重的地包天患者,通常需要透過牙齒矯正或正顎手術來治療。
牙齒矯正
矯正治療採用牙套將牙齒移動到正確位置,改善咬合。過程中可能需要拔牙或使用骨釘等輔助裝置。矯正時間通常需要2~4年以上。
正顎手術
正顎手術則適用於骨骼發育異常、嚴重的地包天患者。透過手術調整上下顎骨骼的位置,重建正確的咬合。手術時間較長,需住院觀察。
預後
牙齒地包天的治療預後良好,患者可在治療後獲得改善的咬合、美觀及口腔健康。早期發現並接受治療更能提高治療效果。
延伸閲讀…
地包天怎麼辦?要正畸還是正頜?
戽斗(地包天)案例的治療
然而,牙齒地包天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避免復發或其他口腔問題。透過良好的口腔衞生習慣和適當的矯治器配戴或維持器使用,可維持治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