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甲戌
甲戌,干支紀年之第十一載,戊戌之前,乙亥之後。相合五行,天干甲屬木,地支戌為土。若木剋土,歲運之際或逢坎坷。


甲戌年
華夏紀年,甲戌為歲次之名。歲次更迭,循六十迴圈,自正月初一至翌年除夕。公元年份,餘60得14,或減3得10,輪迴作1,復輪迴得11,則為甲戌之歲。
菊花展
自一八一四年始,粵中山小欖,逢甲戌之年,菊會盛開。
甲戌之序
天干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戌,十與十一相會,亥後而來,酉前而往。
近三甲戌
上甲戌,歲逢一九九四,屬狗之年。再前一甲戌,為一千九百三十四年。更前一甲戌,則是一千八百七十四年。
甲戌年 | 公元年份 | 干支 |
---|---|---|
近甲戌 | 1994年 | 甲戌 |
上甲戌 | 1934年 | 甲戌 |
再上甲戌 | 1874年 | 甲戌 |
甲戌年:百年回眸與展望
甲戌年,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年份,兩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分別是明朝成化十二年(1474年)和清朝光緒二十七年(1900年)。
甲戌年大事記
朝代 | 年份 | 大事 |
---|---|---|
明朝 | 1474年 | 成化帝冊封宸妃萬貞兒 |
清朝 | 1900年 | 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入侵中國 |
甲戌年歷史意義
成化甲戌年(1474年)
- 成化帝大封後宮,鞏固皇權。
- 興起「成化新窯」,瓷器製作進入鼎盛時期。
- 出現《西廂記》諸種刊本,文藝作品繁榮發展。
光緒甲戌年(1900年)
- 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社會動盪不安。
-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北京陷落。
- 清廷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民族危機加劇。
甲戌年人物
人物 | 朝代 | 簡介 |
---|---|---|
成化帝 | 明朝 | 在位期間國泰民安,史稱「成化中興」。 |
萬貞兒 | 明朝 | 成化帝宸妃,專權跋扈,被稱為「狐妃」。 |
慈禧太后 | 清朝 | 垂簾聽政,掌權近半個世紀。 |
珍妃 | 清朝 | 光緒帝妃,因反對慈禧太后而被投入井中溺死。 |
甲戌年對後世影響
兩次甲戌年,在中國歷史上均留下深刻烙印。成化甲戌年見證了明朝的鼎盛與衰敗,而光緒甲戌年則標誌著清朝的滅亡和近代中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