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以攀登難度來説並不會過於艱辛,但部分地段長久以來已經損毀,有待整理。另外,12/03 時發生的崩塌路段,在無雨狀況下仍能小心通過,可避免困難的高繞行程。作為極具挑戰性的路線,中橫四辣中稍辣等級的畢祿山,820 林道 0.3 公里處坍方,目前需要從合歡山隧道旁路線高繞,進一步提升難度。但過了林道後的 2 公里才是真正的挑戰,全程陡峭向上,必須拉繩攀升,下降時更是多處需要倒退輔助,挑戰者須有一定體力。]
資訊 | 內容 |
---|---|
中文名稱 | 畢祿山 |
英文名稱 | Dgiyaq Ngahu |
高度 | 3,371 公尺 |
位置 | 台灣花蓮縣秀林鄉、南投縣仁愛鄉 |
分類 | 台灣百嶽 |
編號 | 63 |
攀登路線


一般路線:
- 從中橫公路大禹嶺停車場出發
- 徒步通過合歡山隧道
- 轉入 820 林道
- 沿林道攀登
畢羊縱走路線:
- 從畢祿山東峯營地出發
- 沿鋸齒連峯稜線縱走
- 至羊頭山
- 經中橫公路慈恩隧道完成行程
攀登注意事項
- 地形陡峭,多處需要拉繩攀升和倒退輔助
- 部分地段毀損,需小心通過
- 12/03 發生崩塌路段,可由合歡山隧道旁路線高繞
- 具有挑戰性,建議具有良好體力再前往
畢祿山:台灣第一高峯與生態寶庫
壯麗羣峯,雲霧繚繞
畢祿山,又名玉山,位於台灣中央山脈南部,海拔3,952公尺,巍然聳立,氣勢磅礴。這座壯麗的山峯,由堅硬的花崗巖組成,歷經千萬年的地質運動,形成險峻奇特的峯羣,雲霧繚繞,時隱時現,點綴著山林幽美的景緻。
地質奇觀,動植物天堂
畢祿山地質豐富,擁有花崗巖、變質巖、沉積巖等不同地質層,呈現多樣化的地貌景觀。其高聳的山體,提供了豐富的棲地,孕育著多樣化的動植物羣。數百種植物繁茂生長,包含熱帶雨林、温帶闊葉林、高山草原等不同植被帶,造就層次分明的生態景觀。
生態天堂,物種珍稀
畢祿山的豐富生態,是台灣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中心。棲息於此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包括台灣黑熊、山羌、帝雉、藍腹鷴等珍貴物種。其中,台灣黑熊更是國寶級的保育動物,以其龐大的體型與孤獨的習性,成為畢祿山生態系中令人敬畏的存在。
探險勝地,挑戰與美景
登上畢祿山,是一場體能與耐力的挑戰,也是一場親近大自然的體驗。沿途的山徑,穿梭於茂密的森林與壯麗的山景,令人驚嘆不已。抵達山頂,眼前遼闊的山河美景,彷彿洗滌一身的疲憊,帶來無比的感動。
登山資訊
路線 | 距離 | 高度差 |
---|---|---|
塔塔加登山口 → 排雲山莊 → 玉山主峯 | 10.9公里 | 2,470公尺 |
八通關草原文 → 玉山主峯 | 7.5公里 | 1,980公尺 |
登山路線依據個人體能狀況與時間而選擇,應遵守步道管制規範,並做好充分的安全準備。
注意事項
- 登山需申請入山入園證。
- 登山裝備齊全,包括保暖衣物、雨具、糧食、水。
- 注意山區天氣變化,隨時調整行程。
- 保護生態環境,垃圾不亂丟。
- 尊重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
畢祿山,這座台灣第一高峯,不僅是壯麗的山嶽奇景,更是一座生態寶庫,藴含著豐富多元的動植物資源。登臨此峯,既是一場個人體能的挑戰,也是一場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旅程。在尊重與保護的原則下,期待人們持續探索這片美麗的自然遺產,感受其獨一無二的魅力。
延伸閲讀…
畢祿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畢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