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誥】真誥揭秘:窺探上古修真秘典

[《真誥》亦稱 《真跡》]**, 為觀點深藏之文本, 記載東晉時期楊羲、許謐等人之”通靈”記錄。《真誥》廣泛討論道教上清派的歷史、傳記和方術, 其獨特之處在於強調虔誠、修身和道德。《真誥》崇尚《大洞真經》之玄妙, 並將上清法奉為”上道”, 超越傳統天師道派別。《真誥》中諸多描述佛教的神秘色彩, 反映了佛教初入華夏時人對其的瞭解和思考。《真誥》亦是一部精妙之作, 文本優美、角色生動, 以文學之姿講述仙凡之戀、凡夫俗子仙道修行的故事。

章節 主旨 特色 引述
《運題象篇》 揭示道之起源 天地萬物之理源自玄奧之道 「道者混然,是生元氣。」
《甄命授篇》 闡明命運之安排 強調修身養性、積德行善 「若得《大洞真經》者,復不須金丹之道。」
《協昌期篇》 論述無極、太極之關係 演繹無極化生太極,萬物由此而生 「太極則天地之父母,道之奧也。」
《稽神樞篇》 記述神靈感應之法 提供透過誦經、存神等方式與神靈溝通的指引 「崇尚誦經、存神、守一、齋戒。」
《闡幽微篇》 解讀經典、揭示玄機 深入探討道家經典,闡釋其中的深奧密義 「《真誥》認為“道者混然,是生元氣。元氣成,然後有太極。”」
《握真輔篇》 闡明金丹之術、存神之秘 揭示修煉金丹、養生固神的秘訣 「重視《抱樸子》的金丹和守一。」
《翼真檢篇》 彙整真仙言論、示範 結集仙真言行,作為信徒效法的榜樣 「書中“上清真人”,”為老君之師”,反映出上清派信仰特徵有異於舊天師道。」

真誥:道教經典之珍寶

真誥,全稱《上清真誥》,是中國道教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它由東晉時期的道士陶弘景編撰,收集了上清派道士的靈寶經法和教義,對道教思想和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

真誥 Play

成書背景

真誥成書於南北朝時期,當時道教興盛,各派競相傳授教法。陶弘景作為上清派領袖,為了保存和弘揚上清經法,遂編撰了這部著作。

真誥

內容概覽

真誥內容豐富,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章節 主題
洞玄部 上清道教的教義和典籍
真文部 上清經咒和儀規
神仙部 神仙傳記和修仙方法
戒律部 道教戒律和清規
品格部 道士修養和行為規範
隱書部 預言和未來事跡

教義思想

真誥體現了上清派的教義思想,包括:

  • 天人合一:認為宇宙是神人交感的場域,修道者可以通過各種儀規和修行方式與神靈溝通。
  • 靈寶經法:強調靈寶經文的神奇力量,認為誦讀和修習靈寶經法可以獲得神靈護佑和超凡能力。
  • 神仙信仰:宣揚神仙境界的存在,認為修道者可以通過修煉和積德達到成仙得道的境界。

儀規實踐

真誥記載了大量的上清派儀規,包括:

  • 齋醮科儀:齋戒祭祀和祈福求願的儀式。
  • 符咒靈術:利用符咒和靈術治病消災和降妖除魔。
  • 存思觀想:通過意念想像和呼吸吐納等方式,與神靈相通和獲得內在覺悟。

影響深遠

真誥對道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上清派的權威:確立了上清派在道教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 道教經典的集大成: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上清經法,成為道教基礎經典之一。
  • 神靈信仰的傳播:宣揚了道教的神靈體系和神仙崇拜,豐富了道教的宗教信仰。
  • 儀規實踐的規範:為道教儀規禮儀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據。

版本流傳

真誥最初分為《真靈位業圖》、《三十九章經》、《八十四章經》、《真文經》、《飛行經》等五部。後經多次編纂和增補,最終形成了現存的《上清真誥》。目前流傳的版本主要有:

  • 宋徽宗《道藏》本
  • 陶宗儀《南嶽真經》本
  • 李荃《道法會元》本

真誥作為道教經典中的瑰寶,歷代帝王和道士都珍視不已。它不僅承載了上清派的教義和儀規,也為我們瞭解道教的歷史、思想和實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延伸閲讀…

真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Wikisource

真誥_百度百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