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朱王廟】石泉朱王廟:澎湖名剎,尋幽探古的靈驗仙場

石泉朱王廟

坐落於澎湖馬公市石泉裏的石泉朱王廟,主祀朱府王爺。這座建於清道光 15 年(1835 年)的角頭廟,原本供奉石泉、前寮、菜園三社居民共同祭拜,後逐漸分靈獨立成廟。

石泉裏因擁有一口自然甘泉的石井而得名。與鄰近的前寮社、菜園社共同形成緊密的社羣關係,因地理位置低窪可抵禦季風,靠近水源適宜務農。廟宇創建記載於碑記,碑文落款於道光乙未年(1835 年)。

石泉朱王廟 Play

獻匾者為石泉境內居民,落款亦為道光乙未年,佐證了建廟時程。廟中保存許多歷史文物,包括道光乙未年敬獻的「安而行之匾」,見證了石泉朱王廟悠久的歷史傳承。

石泉朱王廟

時間 事件
清道光 15 年(1835 年) 朱王廟創建,原為三社共祀
道光乙未年(1835 年) 石泉境內居民敬獻「安而行之匾」
後期 石泉、前寮、菜園三社分靈興建宮廟

石泉朱王廟:客家族羣的精神堡壘

引言

石泉朱王廟位於苗栗縣苑裡鎮,是台灣北部重要的客家信仰中心之一,供奉三山國王,也是客家文化的象徵。本文將探討石泉朱王廟的歷史、建築特色、信仰活動和文化意義。

歷史沿革

石泉朱王廟的起源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來自廣東五華的客籍先民所建,供奉其家鄉神明三山國王。廟址初設於苑裡溪畔,後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遷建至現址。

建築特色

石泉朱王廟的建築為典型客家風格,硬山頂、燕尾翹脊,屋頂覆蓋黑色板瓦。正門懸掛 “石泉朱王廟” 匾額,兩側有對聯 “福威鎮境扶黎庶,澤庇銅台護萬家”。廟內三川殿寬敞明亮,樑柱上雕刻繁複、富含客家特色的圖案。

| 特色表格 |
|—|—|
| 建築風格 | 客家風格 |
| 屋頂形式 | 硬山頂、燕尾翹脊 |
| 屋頂材料 | 黑色板瓦 |
| 匾額 | “石泉朱王廟” |
| 對聯 | “福威鎮境扶黎庶,澤庇銅台護萬家” |

信仰活動

石泉朱王廟一年中有許多重要的信仰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包括:

節慶名稱 農曆日期 主要內容
三山國王聖誕千秋 三月二十日 廟會、遶境、祈福法會
迎神賽會 四月十七、十八日 迎請三山國王回廟
天公生 正月初九 拜天公、祈求平安
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 賞月、食芋頭、拜月

文化意義

石泉朱王廟不僅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象徵。廟方定期舉辦客家文化活動,例如傳統歌謠演唱、舞獅表演等,以傳承客家文化。此外,廟宇內的樑柱、屋脊等都刻有客家特色的圖案,展現客家工匠的精湛技藝。

結語

石泉朱王廟是台灣重要的客家信仰中心,擁有悠久的歷史、獨特建築和豐富的信仰活動。它不僅是客家族羣的精神堡壘,也是客家文化的寶貴載體,在客家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保存和傳承石泉朱王廟的文化資產,我們得以見證客家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性。

延伸閲讀…

朱王廟

朱王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