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公媽牌位書寫格式探析
自古以來,祭祀祖先即是華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傳統。在承襲先人遺澤的同時,也凝結著家族的愛與團結。對於公媽龕內外牌的書寫,因應不同派系與習俗,存在著多樣化的規範。


外牌格式解析
- 祖源堂號:明確記載祖先發源地或家族分支堂號,以釐清家族脈絡。
- 標題:簡要説明外牌用途,常見寫法為「堂上○姓歷代祖先之牌位」或「堂上○氏祖先之靈位」。
- 安座年月:標註牌位設立時間,採用民國年加農曆月或西元年月方式皆可。
- 奉祀子孫:右旁記載安座該牌位的子孫姓名或代表字號。
內牌格式探究
- 生卒年:記載先祖的生卒歲月。
- 頭銜:註明先祖在皇室或社會中的頭銜,如「翰林院學士」或「奉政大夫」等。
- 官階/品秩:標註先祖官場上達到的階位或品級。
- 配偶:列出先祖的配偶姓名或身份,如「配某氏」或「妻嚴氏」。
- 子女:記載先祖的子女姓名或輩分,如「子某」或「長子某」。
字數與吉凶
傳統觀念認為,公媽牌位字數符合特定規律,可帶來吉祥。外牌左右兩行字數宜為「生」6或11字,中間堂號為「老」2字,總字數為「生」26或36字。內牌左右兩行、中排字數均宜為「老」12字,總字數為「生」36字。
注意事項
- 堂號應追根溯源,不可臆測亂填。
- 祖先牌位應安置在乾淨明亮、不受汙染的場所。
- 定期清理和祭祀祖先牌位,表達對先人的敬意。
總結
公媽牌位書寫格式承載著文化傳統與情感寄託。通過遵守規範,梳理家族脈絡,表達對先祖的追思與感恩,促進家族的和諧與團結。
祖先牌位外牌寫法
祖先牌位外牌寫法對於追思祭祀祖先具有重要意義,正確的書寫方式有助於傳承家族傳統和表達對祖先的敬意。以下是祖先牌位外牌寫法的詳細説明:
屬性 | 寫法 | 例子 |
---|---|---|
姓氏 | 端正楷字 | 陳、李、張 |
堂號或派別 | 楷字或行書 | 南陽、漱玉、得勝 |
尊稱 | 端正楷字 | 顯考、顯妣、先祖 |
姓名 | 端正楷字 | 陳大郎、李花娘 |
生卒年(農曆) | 楷字、減一歲 | 民前5年(卒於90歲) |
籍貫 | 楷字或行書 | 福建漳州、山東濟南 |
世系 | 楷字或行書 | 八世孫、六世曾孫 |
稱呼 | 敬語 | 無疆之福、永沐清光 |
堂號下另書寫 | 楷字或行書 | 堂弟陳二郎 |
注意事項:
- 姓名應使用亡者的原名,而非小名。
- 生卒年應減去一歲,表示亡者已過,對亡者表示尊敬。
- 堂號或派別可省略,但書寫時應與姓氏同側。
- 世系可根據實際情況撰寫,例如「五代孫女」。
- 稱呼應選擇適當的敬語,例如「慈父之靈」。
書寫範例:
堂號 | 姓氏 | 尊稱 | 姓名 | 生卒年(農曆) | 籍貫 | 世系 | 稱呼 |
---|---|---|---|---|---|---|---|
漱玉 | 陳 | 顯考 | 陳大郎 | 民前5年(卒於90歲) | 福建漳州 | 七代孫 | 無疆之福 |
補充説明:
外牌上除了上述基本資訊外,還可以追加其他資訊,例如:
- 婚姻狀況:配偶姓名、生卒年
- 子女:子女姓名、生卒年
- 官階或成就:記錄亡者的官階或傑出事蹟
- 行狀:簡略記載亡者的生平事蹟
若牌位沒有額外資訊,外牌的書寫內容即可終止於尊稱、姓名欄位,「後代」或「子孫」欄位可留空。
延伸閲讀…
祖先牌位內牌寫法︱百家姓堂號查詢
祖先牌位外板怎麼刻?堂號、日期格式怎麼寫?刻印示意圖產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