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步驟 | 操作 | 目標 |
---|---|---|
中觀 | 從空而中,深入假相 | 超越二元對立,洞見實相 |
假觀 | 探究假相,解析作用 | 明瞭事物本質,覺察業力牽動 |
空觀 | 離相清淨,撥開相狀 | 破除執迷,避免業力循環 |
不斷循環的業力,將我們牢牢束縛於過去的陰影之中。唯有先放下相狀,才能真正跳脱業力的掌控。
放下相狀的過程,猶如一帖良藥,能將業力的酸甜苦辣盡皆化解為滋養心靈的甘露。
從空而中,深入假相,將事物表面的幻象撥開,洞見其背後的實相。如此,業力將不再是阻礙,而成為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


從空而假,探究假相,解析其作用,明瞭其本質。事物看似真實,實則虛妄,皆由因緣和合而生。
從空出發,離相清淨,撥開相狀。不執著於表象,才能避免業力的牽動,讓心靈安住於平靜之中。
空觀擺在最前,正是為了與過去割裂。相狀是前生業力的顯化,與我們糾纏不清,唯有空觀才能打破這層桎梏。
起初的空觀修習,或許會讓人感覺到陌生和不適,猶如從前的人生一下子失去重心。但這只是過渡,待我們重新拾起假相,所見的世界將不再是過去業力的投影,而是充滿無盡可能性。
空、假、中,三觀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智慧的法門。從空而假,破除執迷;從假而空,洞見實相;從空到中,超越二元,證得解脱。
空假中意思
佛教三法印中的「空」、「假」、「中」,簡稱「空假中意思」,是佛教的基本教義,用於説明萬法(一切事物)的本質與現象。
表1. 空假中意思
法印 | 含義 |
---|---|
空 | 萬法無常,無自性 |
假 | 萬法緣起,相依而有 |
中 | 破除執著二邊,不落於外道邪説 |
一、空印
「空」意為「空無自性」,即萬事萬物皆無固定的本質,一切都是因緣條件所生起的。因此,萬法是無常的,不斷變化,無有真實不變的自我。
二、假印
「假」意為「假有」,即萬法雖然無常而生,卻有相依而起的現象。雖然萬法無自性,但仍具有暫時的、因緣性的存在。因此,萬法是「假有」。
三、中印
「中」意為「中道」,破除執著於「空」或「有」的二邊極端,不落於外道邪説。佛教認為,萬法既不是恆常不變的,也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因此稱為「中道」。
空假中意思的運用
空假中意思用於理解佛教的許多教義和觀念,如:
- 無我:破除執著自我的觀念,萬法無常無自性,故無常住不變的自我。
- 緣起:萬法因緣而生起,相依相存,沒有獨立的存在。
- 六道輪迴:眾生由於執著於自性而輪迴六道,一旦破除執著,即可解脱輪迴。
結語
延伸閲讀…
佛學大辭典/空假中 – 維基文庫
《心經》第一篇心觀空假中
空假中意思是佛教認識世界和人生的基本方法,幫助我們破除對世間萬物的執著,走向解脱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