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把穿山甲和食蟻獸搞混,雖然牠們都愛吃螞蟻,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喔!今天就來聊聊這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順便幫大家釐清一些常見的誤會。
先來說說穿山甲,牠可是台灣唯一的鱗甲目哺乳動物,全身覆蓋著像瓦片一樣的鱗片,遇到危險時會縮成一顆球。食蟻獸則是生活在美洲的動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那長長的鼻子和舌頭,專門用來舔食螞蟻。雖然都是「螞蟻殺手」,但牠們的進食方式差很大,穿山甲會用強壯的前爪挖開蟻巢,食蟻獸則是直接用黏答答的舌頭把螞蟻捲進嘴裡。
特徵 | 穿山甲 | 食蟻獸 |
---|---|---|
棲息地 | 亞洲、非洲 | 美洲 |
外表 | 全身覆蓋鱗片 | 長鼻子、蓬鬆尾巴 |
防禦方式 | 蜷縮成球 | 站立揮舞前爪 |
食性 | 螞蟻、白蟻 | 主要吃螞蟻 |
穿山甲在台灣可是保育類動物,因為牠的鱗片被中藥市場炒作,導致盜獵情況嚴重。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都讓人好心疼。相較之下,食蟻獸在動物園比較常見,像台北市立動物園就有飼養,牠們慢吞吞的動作和呆萌的樣子總是吸引很多遊客圍觀。
有趣的是,這兩種動物雖然都以螞蟻為主食,但牠們的牙齒構造完全不同。穿山甲根本沒有牙齒,靠胃裡的角質化突起和吞下的小石子來磨碎食物;食蟻獸雖然有牙齒,但非常細小且功能退化,主要還是靠那條可以伸縮自如的長舌頭來進食。下次去動物園時,不妨仔細觀察這些小細節,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差異喔!
穿山甲和食蟻獸到底哪裡不一樣?一次搞懂牠們的差別
每次看到穿山甲和食蟻獸的照片,是不是都覺得牠們長得超像?都是長長的鼻子、愛吃螞蟻,而且動作慢吞吞的~但其實牠們是完全不同的動物喔!今天就來幫大家破解這個常見的迷思,讓你以後一眼就能分清楚誰是誰!
首先最明顯的差別就是「居住地」啦!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台灣也能看到牠們的蹤跡;而食蟻獸則是中南美洲的特產,根本就是住在地球的兩端嘛~再來看看牠們的外型,雖然都有長鼻子,但穿山甲全身覆蓋著像盔甲一樣的鱗片,遇到危險會捲成球狀;食蟻獸則是毛茸茸的,而且前爪特別發達,專門用來挖開蟻穴。
特徵 | 穿山甲 | 食蟻獸 |
---|---|---|
分類 | 鱗甲目 | 貧齒目 |
體型 | 較小(30-100cm) | 較大(1-2m) |
飲食習慣 | 用長舌舔食螞蟻 | 用爪子挖開蟻穴後進食 |
防禦方式 | 捲曲成球狀 | 站立揮舞利爪 |
活動時間 | 夜行性 | 日行性 |
再來講講牠們吃東西的方式~穿山甲的舌頭可以伸到比身體還長,直接伸進蟻穴裡把螞蟻黏出來;食蟻獸就比較暴力了,會先用強壯的前爪把蟻穴破壞,再用短短的舌頭快速舔食。而且食蟻獸的體型通常比穿山甲大很多,最大的大食蟻獸站起來可以到2公尺高呢!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兩種動物在台灣都看不到野生的食蟻獸喔!如果你在野外看到疑似食蟻獸的動物,那八成是有人飼養逃出來的。穿山甲在台灣雖然是保育類動物,但在低海拔山區還是有機會遇到,記得保持距離觀察就好,千萬不要打擾牠們~
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穿山甲在台灣是保育類?食蟻獸卻能當寵物養?」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其實背後牽扯到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政策的演變和生態考量。穿山甲在台灣屬於瀕危物種,野外數量稀少,再加上過去盜獵嚴重,所以被列為保育類動物;而食蟻獸雖然長得很像,但牠們是外來種,在台灣沒有原生族群,所以法律規範上就比較寬鬆。
先來看看這兩種動物的基本差異:
特徵 | 穿山甲 | 食蟻獸 |
---|---|---|
原生地 | 台灣本土物種 | 中南美洲外來種 |
保育等級 | 一級保育類 | 非保育類 |
飼養規定 | 完全禁止私人飼養 | 可合法進口飼養 |
野外數量 | 估計少於500隻 | 台灣無野生族群 |
穿山甲在台灣面臨的生存壓力真的很大,除了棲地破壞,最嚴重的就是盜獵問題。牠們的鱗片在中藥市場很搶手,導致黑市價格居高不下。雖然食蟻獸長得也有點像,但因為沒有這種商業價值,再加上是外來種,所以管制就比較寬鬆。不過要提醒想養食蟻獸的朋友,牠們其實不好照顧,需要特殊的飲食和環境,不是隨便就能養的寵物。
台灣的保育政策主要是保護本土生態系,穿山甲作為台灣原生種,在生態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控制白蟻數量方面。而食蟻獸雖然功能相似,但畢竟不是本地物種,引進牠們反而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就算可以合法飼養,也要考慮清楚會不會對生態造成負擔。
食蟻獸和穿山甲都愛吃螞蟻?牠們的獵食方式大不同!這兩種看起來有點像的動物,雖然主食都是螞蟻,但其實覓食的方法完全不是同一套喔。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牠們是怎麼各顯神通,把螞蟻變成美味大餐的~
首先說說食蟻獸,牠們可是專業的「螞蟻終結者」!長長的鼻子配上超黏的舌頭,一分鐘可以伸縮160次,直接把螞蟻從巢穴裡黏出來吃掉。最厲害的是牠們的前爪,強壯到可以輕鬆刨開堅硬的蟻巢,根本就是自帶開罐器啊!而且食蟻獸吃東西超優雅,從來不會破壞整個蟻巢,只吃一部分就換地方,這樣才能永續經營嘛。
穿山甲就完全是另一種style了~牠們的獵食方式比較像「特種部隊」,先用敏銳的嗅覺找到蟻穴,然後用前爪慢慢挖開。最特別的是牠們會把長長的舌頭直接伸進蟻穴裡,等螞蟻爬滿舌頭再縮回來一口吞下。穿山甲還有一個超實用的技能,就是能閉合耳朵和鼻孔,這樣就不怕螞蟻大軍反擊啦!
特徵 | 食蟻獸 | 穿山甲 |
---|---|---|
獵食工具 | 超長黏性舌頭+強壯前爪 | 細長舌頭+挖洞前爪 |
進食速度 | 每分鐘160次 | 慢慢來 |
防禦機制 | 快速移動 | 蜷縮成球狀 |
覓食範圍 | 地面蟻巢 | 地面和樹上蟻巢 |
說到覓食範圍,食蟻獸主要在地面活動,專門找那些建在地上的大蟻巢。牠們的食量超大,一天能吃3萬隻螞蟻!而且食蟻獸很聰明,會記住哪些蟻巢已經吃過,等一段時間讓螞蟻繁殖後再回來光顧。穿山甲就比較隨性,不管是地上的白蟻窩還是樹上的螞蟻窩都難不倒牠們,甚至還會游泳去找食物呢!
這兩種動物雖然都愛吃螞蟻,但身體構造也差很多喔。食蟻獸的毛比較粗硬,適合在草叢裡穿梭;穿山甲則是有招牌的鱗片盔甲,遇到危險就會縮成一顆球。牠們的舌頭長度也很驚人,食蟻獸的舌頭可以伸出60公分,穿山甲更誇張,能伸到40公分長,都快跟牠們的身體一樣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