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間最小尺寸】不可不知!透天宅管道間最小尺寸規範一次看懂
項目 尺寸 説明
管道與周圍牆面淨距 ≥50mm 有保温層時以保温層表面計
供水、熱水、採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牆表面 50mm DN40以上取60mm
排水管承口距牆表面 50mm 打口所需
管道及附件與牆面淨距 40~60mm 不得入牆
供水乾管距牆尺寸 DB80時為180mm DN80以下時為150mm
回水幹管距牆尺寸 DN80時為65mm DN80以下時為50mm
單立管安裝時立管中心距後牆尺寸 50mm 散熱器在後牆一側時,距側牆尺寸為65mm
單立管安裝時立管中心距側牆尺寸 200mm 後牆、側牆同側有散熱器時,距側牆尺寸為
雙立管安裝時立管中心距 DN32時為80mm DN40以上時為130mm
建築排水管道沿牆或牆角敷設時管道外壁面與牆體面層的最小淨距離 ≥40mm 防護措施
住宅分户門 0.9~1 m 一般 住宅
住宅分室門 0.8-0.9m 一般住宅
住宅廚房門 0.8m左右 一般住宅
住宅衞生間門 0.7~0.8m 一般住宅
公共建築門寬 單扇門1m 雙扇門1.2~1.8m
管道並供檢修的門 0.6m 寬度一般
住宅建築中,窗的高度 1.5m 加上窗台高0.9m
公共建築中,窗台高度 1.0~1 .8m 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
窗寬 0.6m開始 全開間的窗寬會造成橫牆面上的炫光
住宅中最窄的走道淨寬 ≥0.8m 單行線
住宅通往卧室、起居室的過道淨寬 ≥1.0m 寬度以一人正行
高層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築的過道的淨寬 >1.2m 雙人並行的寬度
過道的高度 b.設備管線高度 一般在0.6m左右
過道的高度 c.平頂的構造高度 一般0.05m即可
過道的高度 d.淨高 是決定層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築欄杆高度 多層建築中:≥1.0m 高層建築中:≥1.1m
女兒牆牆高 多層建築:1.0~1.2m 高層建築:至少1.2m
樓梯平台淨寬 ≥梯段寬度 不得小於1.10m
樓梯扶手 梯段淨寬達三股人流時 應兩側設扶手
樓梯扶手 梯段淨寬達四股人流時 加中間扶手
樓梯踏步 室內外台階踏步寬度 不宜小於0.30m
樓梯踏步 室內外踏步高度 不宜大於0.15m
旋轉樓梯作疏散梯 0.25m處 踏面寬不應小於0.22m
候梯廳深度 電梯中最大一台的轎廂深度 住宅電梯
候梯廳深度 電梯中最大台的轎廂深度的1.5倍 公共建築,中乘客電梯
通向機房的通道、樓梯和門的寬度 不小於1.20m 方便設備通過
梯級寬 0.6m、0.8m、1.0m 雙梯
浴廁 隔間至 opposite牆面的淨距 內開門:≥1.10m、外開門:≥1.30m
浴廁 廁所隔間至小便器外沿淨距 內開門:≥1.10m、外開門:≥1.30m
停車位尺寸 車位的長、寬和中間通道寬 5.3m,2.5m和6.0m
車位的長 小型汽車 7.0m
車位的長 中型汽車 10.5m
車位的長 大型汽車 13.0m
車位的長 鉸接車 13.0m
縱坡 小型汽車 直線縱坡和曲線縱坡分別為15和12
縱坡 中型汽車 直線縱坡和曲線縱坡分別為12和10
縱坡 大型汽車 直線縱坡和曲線縱坡分別為10和8
縱坡 鉸接車 直線縱坡和曲線縱坡分別為8和6
停車方式 與地面碰接 設有緩坡段
停車方式 水平停車 進出需要而佔用的面積較大
停車方式 垂直停車 轉彎半徑要求
停車方式 斜角停車 所需轉彎半徑
餐廳-平頂 為3.0m 異形頂
餐廳-平頂 為2.6m 異形頂
圓桌直徑 4人桌 900mm
圓桌直徑 6人桌 1100mm
圓桌直徑 8人桌 1300mm
圓桌直徑 10人桌 1500mm
圓桌直徑 12人桌 1800mm
單人桌間走道 600mm 雙人
辦公室淨高 ≥2.6m 設空調時
演出性建築 舞台高度 劇院之舞台高
演出性建築 舞台高度 鏡框式舞台
演出性建築 舞台高度 突出式舞台或鑽式舞台
演出性建築 視線升高值 每排採用0.12m
演出性建築 座椅排列 短排法
演出性建築 首排與舞台前沿距離 >1.5m
演出性建築 突出式舞台 ≥2.0m
演出性建築 邊走道 不小於0.8m
演出性建築 走道縱坡 1:10~1:6

管道間最小尺寸:確保通暢排水與避免問題

什麼是管道間最小尺寸?

管道間最小尺寸是指在建築物中,管道通過牆壁、地板或天花板的開口時所需的最小距離。這個距離是由建築法規和標準規定的,以確保管道有適當的空間進行維護和修理,並防止滲漏或其他問題。

管道間最小尺寸 Play

管道間最小尺寸的規定

管道間最小尺寸

不同地區的管道間最小尺寸規定可能有所不同。在台灣,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 561 條中規定了管道間最小尺寸。該條文指出:

管道種類 管道直徑 開口最小尺寸 (mm)
明管 ≤100 mm 管道直徑 + 50 mm
明管 >100 mm 管道直徑 + 100 mm
暗管 ≤100 mm 管道直徑 + 20 mm
暗管 >100 mm 管道直徑 + 50 mm

確保管道間最小尺寸的重要性

確保管道間有足夠的最小尺寸非常重要,原因如下:

  • 維護和修理:過小的管道間會 затруд 維修人員進入管道系統進行維護或修理。
  • 防止滲漏:如果管道間太小,管道可能會與開口摩擦並造成損壞,從而導致滲漏。
  • 通暢排水:過小的管道間會限制水的流動,導致水流不暢或堵塞。
  • 防止火災:穿過管道間的管道應有足夠的空間,以防止管道加熱時接觸可燃材料並引起火災。
  • 符合法規:不遵守管道間最小尺寸的規定可能會導致罰款或其他處罰。

實務上的應用

在實務上,確保管道間最小尺寸的具體步驟可能包括:

  1. 確認法規規定:查閲相關建築法規和標準,以 xác định管道間所需的最小尺寸。
  2. 規劃安裝:在安裝管道之前,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通過牆壁、地板或天花板的開口。
  3. 使用隔離套管: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隔離套管來提供額外的空間,並符合管道間最小尺寸的要求。
  4. 檢查和驗收:在安裝完成後,應檢查管道間是否符合規定的最小尺寸,並由合格的檢查員驗收。

結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