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身體部位 | 年齡段 | 運勢 | 特徵 |
---|---|---|---|
耳朵 | 1-7歲 | 童年運 | 色潤豐厚,輪廓分明 |
耳朵 | 8-14歲 | 童年運 | 耳仔要色潤豐厚,輪廓分明,則童年運程好,父母家庭環境好。 |
額頭
| 身體部位 | 年齡段 | 運勢 | 特徵 |
|—|—|—|—|
| 額 | 15-30歲 | 少年運 | 額正中頂入髮際為15歲名火星,火星對下約一指位為16歲名天中,天中落一指位左額骨,為17歲名日角,右額骨為18歲名月角,中間19歲名天庭,在日角過少許主20歲名左輔角,月角過少許主21歲名右輔角,天庭下一指位為22歲名司空,在左輔角過少許主23歲名左邊城,在右輔角過少許主24歲名右邊城,再從司空落一指位主25歲名中正,26歲則在左眉尾對上名丘堎,右眉尾對上則主27歲名冢墓,28歲名印堂在兩眉中間,29歲在左邊髮際近太陽穴名左山林,右邊名為右山林主30歲。 |
| 額 | 15-30歲 | 少年運 | 額要光潤平滑,闊大如覆肝,由1歲至30歲為早年運名上停。 |
眉毛、眼睛
| 身體部位 | 年齡段 | 運勢 | 特徵 |
|—|—|—|—|
| 眉毛 | 31-34歲 | 走眉運 | 眉毛淡的人比較寡情,雖然朋友也不少,但是交朋友重實際考量,常是相識滿天下,知交無幾人,走眉運時期(31~34歲)的運勢,就像眉毛一般是平平淡淡的。 |
| 眉毛 | 31-34歲 | 走眉運 | 若是眉形美好,濃淡有致,眉毛有彩(眉毛內呈現潤白色),且眼睛神光充足,眼神安定又炯炯有神的人,在30~40歲的年紀,不論是是正路或異路財榮,都有進帳之機,自己經營事業或吃人頭路,都能順順利利。 |
| 眼睛 | 31-34歲 | 走眉運 | 不過眼睛有神卻帶邪的人,好的大運過後,仍會有相當後遺症的。 |


鼻子、兩顴
| 身體部位 | 年齡段 | 運勢 | 特徵 |
|—|—|—|—|
| 鼻子 | 40-50歲 | 中年事業運 | 鼻子和兩顴搭配合宜,即鼻子相理佳,又有兩顴護衞,鼻顴看起來很協調相配,沒有任何一方喧賓奪主,則在40~50歲時期,中年事業順利,自助亦得人助。 |
| 鼻子 | 40-50歲 | 中年事業運 | 鼻子與兩顴看直起來協調勻稱,鼻子讓人看起來挺拔,像這類人到了40歲以後便能順風順水,事業發展順利,有時或許還能得到貴人的幫助。 |
| 兩顴 | 40-50歲 | 中年事業運 | 而如果鼻子扁平,短,看得到鼻孔,兩顴又比較高的話,此類人則在40-50歲之間會比較困難,與人不和,容易產生事非,存不到積蓄,此時不宜有大太的動作。 |
嘴唇、下巴
| 身體部位 | 年齡段 | 運勢 | 特徵 |
|—|—|—|—|
| 嘴唇 | 50歲後 | 晚年運 | 口形標準且豐厚,下巴光滑有力人中清晰的人則能過上平安健康的生活,能安享晚年。 |
| 嘴唇 | 50歲後 | 晚年運 | 如果嘴型歪斜,下巴又較尖的人則需要注意一下晚年的生活。晚年運程會比較差還有可能因為家庭、生活等原因變得饑寒交迫。像這類人如果想改變運程的話,就需要從自身的品德、個性方面進行改變,或許到晚年時能獲得一份平靜與安詳。 |
| 下巴 | 50歲後 | 晚年運 | 人中清晰的人則能過上平安健康的生活,能安享晚年。 |
耳運年齡:健康與聽力保健的新指標
耳運年齡是衡量一個人實際聽力相對於其年齡預期的聽力的指標。與實際年齡不同,耳運年齡可以隨著時間而變化,受各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環境和個人行為。
影響耳運年齡的因素
- 遺傳:某些基因變異會增加聽力損失的風險,從而影響耳運年齡。
- 噪音暴露:持續暴露於大聲噪音,例如工作場所或娛樂場所的噪音,會導致聽力損失,從而增加耳運年齡。
- 吸煙:吸煙會損害內耳的毛細胞,這些毛細胞負責將聲音轉化為神經衝動。
- 糖尿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會增加聽力損失的風險。
- 藥物:某些藥物,例如某些抗生素和化療藥物,可能具有耳毒性作用,導致聽力損失。
評估耳運年齡
耳運年齡通常通過聽力檢查來評估,該檢查測量個人在不同頻率下的聽力閾值。聽力閾值是個人剛剛可以聽到的聲音的最小強度,以分貝 (dB) 為單位測量。
年齡 | 聽力閾值 (dB HL) |
---|---|
20 | < 20 |
30 | < 25 |
40 | < 35 |
50 | < 45 |
60 | < 55 |
70 | < 65 |
在上述表格中,HL 表示聽力閾值。如果個人的聽力閾值超過這些值,則他們的耳運年齡可能會比實際年齡大。
耳運年齡與健康
研究表明,耳運年齡與整體健康狀況之間存在相關性。耳運年齡較高的人更有可能發生以下健康問題:
- 認知能力下降
- 跌倒風險增加
-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 社交孤立
預防和管理
預防和管理耳運年齡的主要策略是通過減少或消除上述影響因素:
- 減少噪音暴露:在有噪音的環境中使用聽力保護裝置,例如耳塞或耳罩。
- 避免吸煙:吸煙會損害聽力,增加耳運年齡。
- 控制慢性疾病:管理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助於防止聽力損失。
- 適當用藥:與醫生討論可能對聽力有影響的藥物,並在必要時探索替代方案。
- 定期聽力檢查:定期進行聽力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聽力損失並採取適當的幹預措施。
延伸閲讀…
觀相知人- 論耳
九執流年法、面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