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黑斑】腹部黑斑恐是胃腸疾病警訊!這5個部位「長斑」可能是癌變徵兆

黑斑息肉症候羣:嘴唇、口腔黑斑的潛藏危機

黑斑,一種皮膚色素沉著,常見於陽光曝曬過度或老人皮膚上。然而,若黑斑出現在嘴唇四周、口腔內部、鼻子、手指或腳趾側邊等特定部位,則可能是「黑斑息肉症候羣」(PJS)的徵兆,需留心胃腸道息肉風險。

腹部黑斑 Play

PJS 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發生率約為 2.5 萬至 30 萬分之一。其特徵為:

腹部黑斑

部位 特徵
嘴唇、口腔黏膜 持久性黑斑
鼻子 持久性黑斑
手指、腳趾側邊 黑斑,隨年齡增長可能淡化

除了黑斑外,PJS 患者約有 50% 在 20 歲前出現腹痛、腸套疊、胃腸道出血等腸道息肉症狀。隨著年齡增長,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也逐漸提高,其中以小腸、結直腸腫瘤最常見。30、40、50、60 歲發病風險分別為 1%、9%、15%、33%。

其潛在原因包括:

原因 機制
陽光曝曬 黑色素分佈不均
內分泌失調 賀爾蒙變化影響黑色素產生
慢性肝腸胃疾病 消化系統異常影響色素代謝
化妝品使用不當 成分刺激或色素沉澱

PJS 患者需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監控息肉生長情況和癌變風險。治療則根據息肉數量和嚴重程度,可能包括藥物、內視鏡切除或手術等。

腹部黑斑:原因與預防

腹部黑斑,又稱為黑棘皮症,是指身體特定部位出現深色、絨毛狀或絲絨狀的增厚皮膚。這些部位通常包括腋窩、鼠蹊部和腹部,有時也會出現在頸部、手肘和膝蓋。

原因

腹部黑斑的成因尚不明確,但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因子 描述
肥胖 肥胖者腹部黑斑的發生率較高。
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現腹部黑斑。
內分泌失調 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性激素失衡可導致腹部黑斑。
藥物 使用某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或類固醇,會增加腹部黑斑的風險。
遺傳 腹部黑斑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摩擦 皮膚摩擦或刺激也可能導致局部出現黑斑。

診斷

診斷腹部黑斑通常透過身體檢查,醫生會檢查皮膚的增厚、顏色和質地。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進行皮膚活檢以確認診斷。

治療

腹部黑斑本身通常良性,不需治療,但有時會影響美觀。治療方法取決於潛在原因:

  • 減重:肥胖者減重後腹部黑斑可能會消退。
  • 控制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可以改善腹部黑斑。
  • 停用藥物:如果特定藥物導致腹部黑斑,應停止使用。
  • 去除摩擦:避免皮膚摩擦或刺激可以防止黑斑惡化。
  • 雷射治療:雷射治療可以減少皮膚色素沉澱,改善腹部黑斑的外觀。

預防

預防腹部黑斑的最佳方法是控制潛在風險因素,例如:

延伸閲讀…

肚子上長斑是什麼原因

肚子長斑詳細攻略(2024年更新) – 小貼子

  • 維持健康的體重
  • 控制血糖水平
  • 避免使用可能導致腹部黑斑的藥物
  • 減少皮膚摩擦和刺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