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頭】芙蓉頭之謎:揭開「狗頭芙蓉」和「木芙蓉」的前世今生

山芙蓉:台灣的野花之美

山芙蓉,這種屬於錦葵科木槿屬的植物,和木槿是近親。每當秋冬季節到臨,台灣的低海拔郊區便會處處見其蹤跡,它那碩大粉嫩的花瓣,猶如少女嬌羞的臉龐,撲著腮紅,迎接著賞花者的到訪。輕嗅其花香,一股甜美芬芳撲鼻而來。

芙蓉頭 Play

山芙蓉的花期只有一日,從清晨綻放的白粉逐漸轉為桃紅,隨著時間的推移,展現出迷人的不同面貌。一天之內,足以令人不厭其煩地觀賞她三回。然而,如此嬌豔美麗,隨處可見的花卉,卻有許多人不知其名。

山芙蓉的學名為「Hibiscus taiwanensis」,顧名思義,與台灣有著密切關係。通常,學名中的地名代表著發現該物種的地點或其特有的區域。根據相關資料,山芙蓉是台灣的特有種,常見於海拔 1200 公尺以下的森林邊緣或道路兩側。

芙蓉頭

耐旱、耐污染、耐貧瘠,這些特性讓山芙蓉與台灣百合堪稱姊妹花。此外,遠從中國南方而來的木芙蓉,是山芙蓉的近親,被引入台灣作為觀賞植物,花型和氣質與山芙蓉迥異。木芙蓉通常為重瓣變種,也會變色,故有「醉芙蓉」之稱。在中國,木芙蓉象徵著富貴與愛情,受到歡迎,但在台灣較少見於野外,多為庭園栽培。

入藥、食補、繩索多用途

山芙蓉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可用於入藥、食補,甚至作繩索。古籍雖未記載山芙蓉的藥用價值,但台灣各地的青草藥店皆有販售其根莖切片,稱之為「山芙蓉」。中醫使用山芙蓉治療癰疽腫毒,具有消炎、解毒、清肺、涼血之效。對於肺膿瘍、久咳咳血、月經過多、白帶、乳腺炎、淋巴腺腫、腮腺炎、火燙傷、牙痛、肋膜炎等症狀,都可搭配使用。

食用方面,山芙蓉的花富含黏液質,可食用,建議炒食或涼拌,或裹粉油炸。山芙蓉的木材質地輕軟,適合製成木屐,而其樹皮含纖維,可作繩索原料,在野外求生或露宿時也能派上用場。

庭園美化、郊遊賞花

山芙蓉作為庭園植物非常合適,尤其是羣植時更顯美麗。然而,可能是因其過於常見而遭到忽視。台灣的秋冬季節正是出遊的時節,若在高速公路或省道旁瞥見樹上盛開著白色大花,那便是山芙蓉了。不妨專程去親近山芙蓉,在台灣這個美麗的季節裡,她每日盛開,等待您的到訪。

附註:

特徵 山芙蓉 木芙蓉
科別 錦葵科 錦葵科
學名 Hibiscus taiwanensis Hibiscus mutabilis
葉形 廣三角心形 五角狀心形,或重瓣變種
花色 白粉漸變桃紅 通常為重瓣,也會變色

芙蓉頭:嬌豔花卉與食用野菜

芙蓉頭,又稱木槿花、槴子花,是一種多年生常綠灌木,生長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其嬌豔的花朵吸引了無數目光,但在料理界中,芙蓉頭的嫩葉和嫩梢更是令人垂涎的美味佳餚。

外觀特徵

芙蓉頭的植株高度可達數公尺,株型呈半圓形。枝條光滑,無刺。葉為掌狀分裂,具有3-7個淺裂的裂片,葉緣鋸齒狀。花朵單生或成對開於葉腋,花冠鐘狀,花色豐富,常見有紅、粉、白、紫等顏色。

栽培與食用方式

芙蓉頭可以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茁壯。耐熱耐乾,但喜光,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環境。繁殖可透過播種或扦插進行。

芙蓉頭的嫩葉和嫩梢是常見的食用野菜。採摘後可直接清炒,或加入湯品、粥品中烹煮。其葉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豐富。

芙蓉頭中的營養素

芙蓉頭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

營養素 每100公克生鮮芙蓉頭
熱量 25卡
碳水化合物 6公克
蛋白質 2公克
膳食纖維 2公克
維生素C 12毫克
180毫克
60毫克
25毫克

藥用價值

芙蓉頭除了食用價值外,也具備一定的藥用價值。其花、葉、根部皆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降血壓等功效。

延伸閲讀…

木芙蓉-藥用植物主題館 – 農業知識入口網

[太乙青草行]三代祖傳老店~乾貨芙蓉頭(依客户 …

芙蓉頭的小知識

  • 芙蓉頭的花語為「柔美嬌嫩」,象徵著少女的純真與嬌羞。
  • 芙蓉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譽為「花中君子」,因其花色鮮豔奪目,且花期長久。
  • 芙蓉頭的根部含有豐富的澱粉,可以製成芙蓉粉,用於製作糕點和湯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