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得遯隱意思】莫得遁隱, 逃都冇得逃?認識「遁」和「隱」的真諦

【遁隱】之意

「遁隱」一詞出自《漢語大詞典》,意為:

詞義 解釋
隱藏 掩藏自己,使人難以察覺
遁世隱居 離開塵世,遠離人煙,在山林間隱居

古代文人常以「遁隱」來表達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以及對自然清幽的嚮往。

莫得遯隱意思 Play

唐朝詩人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寫道:「 размера千裡,攢蹙累積,莫得遯隱。」意思是,山巒綿延千里,層巒疊嶂,無處可供隱藏。

另一位唐朝文人劉禹錫則在《龍安海禪師碑》中寫道:「遁隱乖離,浮遊散遷,莫徵旁行,徒聽誣言。」意思是,遁隱之人與世隔絕,飄泊不定。不要聽信流言蜚語,去尋求他們的蹤跡。

近代革命家郭沫若在《我們的文學新運動》中也提出:「我們宜不染於污泥,遁隱山林,與自然為友而為人生之逃遁者。」意思是,我們應該遠離污濁的世事,隱居山林,與大自然為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

莫得遯隱意思

「遁隱」一詞承載著古代文人對隱逸情懷的寄託,反映了他們對烏託邦世界的嚮往。

莫得遯隱意思

莫得遯隱一詞出自《莊子‧應帝王》,其意含深遠,歷來眾説紛紜。本文將探討莫得遯隱意思,並試圖從不同角度理解其內涵。

詞源溯源

出處 典故
《莊子‧應帝王》 “帝王終有要期, 莫得遯隱。

莫得遯隱」源於《莊子‧應帝王》。在莊子的思想體系中,遯隱指逃避塵世,逍遙自在。

字面解讀

字面理解,莫得遯隱意為無法逃避現實,躲避隱藏。這反映了莊子對人生的看法:人生在世,難免遭遇困境,無法完全逃避。

深層涵義

然而,莫得遯隱的涵義遠不止字面意思。莊子認為,逃避現實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痛苦。真正的解脱之道,在於超越世俗的束縛,達到一種內心的安定和自由。

表象與本質

《莊子‧應帝王》借用了帝王的視角,説明莫得遯隱的道理。君王身負重責,無法逃避國事的紛繁。然而,真正的君主並非屈從於外在的壓力,而是從內心深處保持一種超然的心境。

個體與整體

從個體的層面來理解,莫得遯隱強調了每個人都有其責任和義務。逃避現實,不僅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

價值觀念

在莊子的哲學中,莫得遯隱體現了對積極入世的肯定。莊子主張順應自然,不強求外在的安逸。逃避現實,是一種懦弱和自私的表現。

比較分析

概念 內涵 歷史淵源
遯隱 逃避塵世,逍遙自在 道家
莫得遯隱 無法逃避現實 先秦諸子
入世 積極參與社會 儒家

結論

延伸閲讀…

遁隱意思,遁隱注音,拼音- 三度辭典網

【遁隱】的意思是 – 成語故事

莫得遯隱一詞深刻表達了莊子的人生哲學。它告誡人們,無法逃避現實,真正的解脱之道在於超越世俗的束縛,達到內心的安定和自由。同時,它也強調了每個人都有其責任和義務,逃避現實不僅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

相關文章